五全醫師王英偉 從樂活到善終

陳玲芳 |2020.07.25
3268觀看次
字級
三十一年前,當同輩醫師想盡辦法留在都會台北謀求醫職時,台大醫學系畢業的王英偉,卻自願前往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只因為「那裡最缺醫師」。 圖/心靈工坊等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人活著,不能沒有理想;身為醫師,總有想要守護的價值與希望。」守護全民健康,從樂活到善終,是現任國健署長的王英偉行醫以來,矢志推動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五全」整體醫療,永遠不變的初心。

三十一年前,當同輩醫師想盡辦法留在都會台北謀求醫職時,台大醫學系畢業的王英偉,卻自願前往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只因為「那裡最缺醫師」。

從都會到偏鄉,王英偉發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他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道路,卻開創出偏鄉醫療前所未有的繁華。他從一位偏鄉醫師到推動國家政策的國民健康署署長,守護民眾健康外,也守住自身以「全人照護」為本、一顆不變的初心。

現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來自香港醫師世家,卻比多數台灣土生土長的醫師,更勤跑台灣偏鄉與部落。他從十九歲來到台灣後,便不曾離開此地。在人力匱乏下,為啟動巡迴醫療,他「醫師兼司機」,開著救護車跑遍花蓮每一個部落、鄉村義診,甚至爬山、涉水,力行「病人走不出來,我走進去」。

五全照顧 送進偏鄉

學生時代,王英偉曾參與許多服務性質的社團,促成他畢業後選擇與民眾第一線接觸的家庭醫學科,因此有機會到台灣東部偏鄉服務,也參與國外醫療援助。從社區長者照顧,到臨終陪伴,這些難得經驗,正是他日後發展全生命歷程健康照顧的基礎。

王英偉說,他很感恩父母在重視升學的環境下,仍容許他參與眾多社團服務,這對他日後發展有著極大影響。因此,十九歲從香港來到台灣後,他便不曾離開。如今,父母親的骨灰早已雙雙安奉台灣,這個他情感上所認同的「家鄉」。

王英偉選擇的家庭醫學科,是一個全方位的科別,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這也是健康促進醫院致力推廣的「五全」整體醫療。醫學系畢業後申請台大家醫科住院醫師時,謝維銓教授問了他三個問題:「你的台語成不成?你會不會離開台灣?你將來會在哪裡服務?」那時他回答:「台語溝通沒有問題、不會離開台灣、將來要到東部服務。」

引導王英偉投身「全人服務」的三位前輩,除了他在台大住院醫師時期的家醫科主任謝維銓教授說:「醫療只是一個手段,如何使社區民眾更健康才是目的」;還有在慈濟大學上醫學人文課時,賴其萬教授把病人帶到教室,讓學生更能了解病人的世界,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典範學習;以及擔任衛生署署長時的李明亮教授,曾告訴王英偉,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提升民眾的健康教育。

作為醫師、老師及政府的行政主管,王英偉說,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他深切體會「醫病、醫人、醫國」的三個層次。「醫病」不只是把病人的病照顧好,還包括了病人的身心靈整體照顧,這是最基本的開始。如同過去他在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推動住院與居家安寧,努力落實安寧療護五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精神,他也把服務送到偏鄉的每一角落。

全民健康 最大福報

身為家醫科醫師,王英偉是第一位在花東開啟「定期、定時、定人」偏鄉巡迴醫療服務的醫師;看到偏鄉孩子教育的迫切性,他號召醫護、大專義工,組織「行動圖書館」,義診的同時,也讓義工帶領在地孩子閱讀。

遇到危難,他常跑第一,一九九四年盧安達內亂,他自告奮勇,遠赴動盪不安的災區義診,是現場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黃皮膚醫師。一九九六年,王英偉在花蓮慈濟醫院創設東部第一間安寧療護病房「心蓮病房」。當年,他率先引進芳香療法、中西醫合療、綠色療癒、藝術治療等,「不擇手段」地讓末期重症病人安適,許多家屬在病人離世後,滿懷感恩的回到心蓮病房擔任義工。

二○一六年,王英偉借調為國健署署長,他常說:「健康是一,其他是零,如果沒有健康,我們什麼事也做不了。」他是把健康促進帶入職場、學校、醫療場域與社區的重要推手;守護全民健康,「從樂活到善終」,是他行醫以來,永遠不變的初心,希望透過團隊合作,除了醫病,也能照顧到病人的身心靈,以及照顧到家屬及社區。

七月上旬,王英偉《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新書分享會上,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董氏基金會資深義工陳淑麗等人,都以讀者身分來到現場表達支持。黃暉庭表示,王英偉總是「走在很前端」,樂於分享海內外最新醫療政策與作法,近年來不僅在健康促進方面,帶動台灣醫院的成長,也在守護國民健康層面,不斷推出創新作法。

王英偉回顧,在國健署服務期間,與民間組織、衛生局、學校等單位合作,一起推廣「全民健康識能的提升」、「活躍老化」、「預防疾病」等政策時,其實也是自身「最大的福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