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線公園重開了,紐約客又有個閒走的好去處。圖/陳麗卿
文/翁台生
High Line(高線公園)重新開放了!
紐約客爭相走告,總算有條小路可以放輕鬆走上去透透氣,眺望紐約的天空,瀏覽西城街景,欣賞哈德遜河畔夕陽,想想大蘋果的未來。
高線公園可以說是全紐約最珍貴的一條小道,短短2.3公里的路程,蜿蜒22個街廓,讓你能高高在上,看清楚紐約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2009年6月開放以來,迅速躍升為紐約城市漫步(City Walk)熱門路段,遠比倫敦的Green Way與巴黎的Promenade Plantee綠蔭步道受歡迎。
跟巴黎綠蔭步道同是高架廢棄鐵道變身,紐約高線公園所經之處原多是倉庫、工廠,更能見證紐約西城的轉型;難怪前來取經者絡繹於途,不管是緊鄰的新州澤西市、費城,還有香港,都希望引進這個成功開發模式。台灣交通部長林佳龍在台中市長任內也曾專程來紐約實地探訪。
我可以說是忠實的「高線之友」,只要進城到14街聯合廣場逛農夫市集,一定會去走高線公園步道。先搭七號地鐵到終點站哈德遜園區,再穿越紐約最新潮的「Vessel (血管)」地標走上高線逍遙逛紐約,如此可以避開地下鐵的昏天暗地,也無需走五大道等紅綠燈,能放鬆心情感受紐約的不同風情。
走到16街再下高線進雀爾喜市場(Cherlsea Market)歇歇腿,吃點東西,再繼續城市漫步之旅。
高線原來是1930年代通往格林威治村肉品包裝區的貨運火車道,運送紐約客所需的肉品、蛋、起司;貨運火車原來走地面,因為意外事故太多只好改高架,運轉30年後逐漸為機動性高的貨車所取代,等到1980年送完最後一批火雞後停止營運。如今走在人來人往,摩肩接踵的高線公園,很難想像當年有「高鐵」穿行曼哈頓。
曾經是荒煙蔓草的廢棄鐵道經過一番重整,保留了原生的花草,再引進新的植裁,總共有近500物種,讓高線的春夏秋冬有完全不一樣的都會風情。蜂鳥群集爭食野果,跟高線步道人聲雜沓,形成很有意思的自然景觀。
高線公園景觀設計也別具用心,中間有些路段特別保留特大牆面,徵選街頭壁畫大師好好發揮,每年引進不同街頭藝人現場展演;遊客走累了可以坐躺在草皮上看壁畫冥想沉思,也可就地跟藝人交換藝術理念。
常走High Line的人,對這座反川普的矮樓應不陌生;頂樓常年放著嘲諷挖苦川普人像;穆勒通俄調查吵得最兇的時候,還拉個秀肌肉的俄羅斯總統普亭作陪,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各地觀光客的眼光,可算是美國言論自由象徵的街頭地標吧!
高線公園最大的資源其實是紐約開放的天空,一面走一面仰望大蘋果的天際線,遠看帝國大廈西城街廓,也可靜觀哈德遜河緩緩地流,走累了也可靠著木椅斜躺著晒太陽,一直待到夕陽西沉;走到盡頭下高線,進到惠特尼美術館去欣賞現代美國前衛藝術。
高線公園的成功靠的是Joshua David與Robert Hammond 兩位年輕人的傻勁,自組草根性「高線之友」推動,再加上創新市長彭博的配合,終能讓這條極具創意的高線公園步道翻轉成功。
若說High Line有什麼缺憾,那就是人太多了,有時擠得看不到天空;另外,近年步道兩旁建案也推太多,幾乎密集到看不見哈德遜河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