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代表出席者,包括歐洲佛光山總住持妙祥法師(左2)、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右2)、日內瓦佛光山監寺覺芸法師(左1)、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知悅法師(右1)。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知悅法師於德國第20屆國際佛教研究協會大會,參與「機器翻譯分論壇」,發表《佛光大辭典》中英翻譯之AI應用技術,廣受學者關注。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彭寶珊萊比錫報導】德國第20屆國際佛教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IABS)大會,10日至15日於萊比錫大學盛大舉行,來自全球30個國家、逾450位學者、研究人員及博士、碩士生齊聚一堂,展開為期6天,48場分論壇、24項活動的佛教學術盛宴。今年大會更明顯呈現科技在佛學研究中的滲透與應用,佛光山首次將《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與自主研發的AI翻譯系統FoGuang.ai帶上國際學術平台,成為會場矚目的焦點。
IABS自1976年成立以來,每3年舉行一次大會,輪流於歐洲、美洲與亞洲舉辦,致力於促進跨文化、跨語言的佛教研究。本屆大會延續其多元跨域的傳統,數十場分論壇涵蓋佛教與藝術、社會、科技、環保、哲學等領域,並首次引入AI與佛教研究的專題討論,顯示科技應用已成為佛學研究的新趨勢。
佛典專屬語料庫 免費使用
佛光山代表出席者包括歐洲佛光山總住持妙祥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日內瓦佛光山監寺覺芸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知悅法師、芝加哥大學有恆法師及倫敦佛光山妙慧講師彭寶珊等。代表團不僅參與學術發表,也藉由與國際學者互動,推廣人間佛教理念與數位化佛典研究成果。
《佛光大辭典》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漢語佛教百科辭典,收錄3萬2000餘詞條,是研究中國佛教與漢譯佛典的重要工具書。配合英譯工作,佛光山研發的FoGuang.ai系統,專為漢譯佛典與佛教專有名詞設計,具備佛典專屬語料庫訓練、中英雙向檢索、人機協作翻譯、跨領域應用等功能,這使其在佛教專業領域的翻譯準確度遠高於通用型AI模型。
知悅法師於「機器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分論壇」,發表〈佛光大辭典中英翻譯法學碩士生翻譯編輯率(TER):與大正藏經圖對應關係〉專題研究,檢視13款最新大型語言模型在《佛光大辭典》英譯中的表現,並首度將條目與大正藏25部類系統對應,探討不同典籍類別與翻譯準確度的關係。研究顯示,FoGuang.ai在各類別中表現最為穩定;知悅法師指出,這反映佛典翻譯的挑戰不僅是資料量問題,更關乎譯者如何處理教義細節與跨文化語境。
英譯佛光大辭典 與時俱進
美國天普大學,同時也是分論壇召集人的佛教數位人文學者馬德偉教授在會中分享了他對AI機器翻譯的觀察與研究成果。他強調,佛典翻譯不僅是語言轉換,更涉及跨文化詮釋與宗教知識的正確傳達。馬德偉肯定《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在語料整理與術語標準化方面的成就,並指出 FoGuang.ai的專業性可顯著降低專有名詞誤譯的風險。他認為,結合AI與人工審校是未來佛典翻譯的最佳模式。
此次大會也是佛光山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工智能實驗室MITRA計畫持續合作的延伸。妙光法師表示,英譯計畫與FoGuang.ai的推出,不僅是技術成果的展示,更是推動人間佛教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期盼未來能與更多研究機構攜手,推廣佛典與佛學研究的數位化。
會議期間,許多與會學者對佛光山以AI技術推動佛典翻譯表示高度興趣,認為這不僅為佛教研究開啟新頁,也為宗教與科技結合提供了創新範例。未來,隨著英譯計畫與AI技術的持續發展,佛光山有望成為國際佛教數位人文研究的重要推動力量。
FoGuang.ai現已正式推出,提供大眾免費註冊使用,詳見https://foguangai.web.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