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

曾博群 |2025.08.15
9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第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名單昨日揭曉,由理事長妙熙法師(前排左2)帶領評審委員會,黃肇松(前排中)擔任主任委員,以及多位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審查。圖/記者張睿杰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主辦的114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名單昨日揭曉,今年參賽作品近300件,創歷屆新高,展現社會對於媒體呈現光明面議題的高度關注。評審委員會由黃肇松擔任主任委員,另有王毓莉、莊伯仲、洪瓊娟、蔡念中、杜聖聰、賴祥蔚、黃葳威、莊克仁等傳播領域專家學者參與審查。

傳遞正向價值 推動社會進步

理事長妙熙法師表示,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自設立以來,一直強調新聞倫理與公共責任。今年看到媒體同業從不同角度發掘社會正向力量,不論是關懷弱勢、環境議題,或是文化、體育領域,都呈現出新聞專業的深度與溫度。

妙熙法師強調,新聞不只是事件報導,更是社會價值的傳遞者。公會希望透過贈獎行動,鼓勵媒體持續關注光明面議題,讓社會大眾看見希望與行動力,也凝聚公眾對新聞專業的信任,支持媒體人探索社會光明面,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評審主委黃肇松表示,本屆最大亮點是參賽件數創新高,且作品呈現多元廣泛,不僅限於好人好事善舉,專題報導、深度追蹤及創新題材皆有代表性。評選過程採合議制,各組委員對作品標準與原則達成共識,經得起外界檢驗,得獎作品充分展現社會光明面各種角度與核心元素。

今年得獎作品亮點豐富,《人間福報》「王建民大聯盟初登板20周年─尋找下一個王建民?」專題,首次有體育新聞報導入圍並獲佳作,回顧王建民20年前在大聯盟的首度亮相,並探討台灣職棒及棒球選手培育現況;特優由《聯合報》「升溫危機─北漂的埃及斑蚊」奪得,關注登革熱防治與公共健康議題。

學生優等作品 關懷弱勢群體

電視媒體組特優作品「創紀錄!腦麻兒小比「登玉山」」記錄腦性麻痺患者挑戰極限的感人故事;廣播媒體組特優「世代交換所:青年返鄉」深入探討青年返鄉創業與社區參與的價值;學生組優等作品中,世新大學「雙手推夢想!身障夫妻帶團 挑戰騎車划舟」及中正大學「雙視共融:翻開閱讀新視界」,皆展現年輕世代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與實踐。

頒獎典禮將於本月28日下午2時在台北生技園區多功能廳舉行,地址為115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2樓。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邀請各界踴躍參與盛會,以表彰並鼓勵媒體工作者的努力與貢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