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救了一隻海龜想起 文/顏孝真 |2020.07.04 語音朗讀 42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海龜被魚網嚴重纏繞(圖),所幸被潛客救起解圍,但海龜後肢幾乎被魚網割斷了。 圖/顏孝真 海龜被魚網嚴重纏繞,所幸被潛客救起解圍(圖),但海龜後肢幾乎被魚網割斷了。 圖/顏孝真 海龜被魚網嚴重纏繞,所幸被潛客救起解圍(圖),但海龜後肢幾乎被魚網割斷了。 圖/顏孝真 海龜後肢幾乎被魚網割斷了。圖/顏孝真20%海域的珊瑚礁,是80%魚類的棲息地。圖/顏孝真海底垃圾令人不忍卒睹。圖/顏孝真圖/顏孝真 文/顏孝真每年夏天,我在世界各個美麗的潛點,從事潛水教練工作,也親眼目睹各種垃圾流入海中,間接造成許多海洋動物死亡。海龜因纏網而漂流記得某年夏天在一個小島教潛水,正在仔細解說潛水要領之際,幾位眼尖的潛客發現:海中有隻烏龜被魚網纏住了後腳,早已氣力用盡,在小船邊載浮載沉。看這情況,這隻海龜已在海上漂流好一陣子了,最後因為無力掙扎,被海浪沖到淺水海域,才被這幾位潛客發現。我們合力把海龜抬上船,想用小刀割除纏在牠身上的漁網,卻驚覺牠的腳早已經被鋒利的網子切斷了。當下雖然震撼和難過,卻只能趕緊為牠除掉笨重拖拉的魚網。眾人費了一番努力,終於把纏勒的魚網從海龜的後肢移除。我們合力把海龜抬到海中,只見牠一碰到水,便迫不及待(或許該說逃命似)的衝向大海,甚至還不小心撞到珊瑚礁。看著海龜愈游愈遠,不禁默默為牠祈禱,希望牠下次再遇到像魚網、釣線這類(半)透明的無形殺手,千萬要懂得避開呀。祈求乾淨空氣和水這段過程也讓我想到,電影《美人魚》片中曾提到:「如果連一口乾淨的水跟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的話,那麼賺再多錢又有甚麼用呢?」全球近年氣候大亂,不曾淹水的城市洪汛頻傳,該是熱浪襲人的地方冰雪封城,夏天的北極氣溫飆破攝氏30度,讓人不禁擔心:大地反撲的時刻,是否為期不遠了呢?李奧納多曾耗時3年多拍攝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希望藉此提醒世界氣候變遷、氣溫升高的嚴重性。早在幾十年前,就有科學家研究這幾部紀錄片,可惜當政者沒人在意,假若當時人類早早付出行動,或許地球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空汙之害飄散甚廣之前有機會去北京,真確感受到城市周圍工廠林立,排放的廢氣造成空氣汙染,霧霾讓當地人民罹患癌症的比例愈來愈高。在過去幾年,北京機場塔台常因空中能見度低到必須取消航班升降──班機必須折返或迫降到鄰近機場。一瓶乾淨的空氣,是中國之前出現的一種熱門商品,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北京人常開玩笑說,未來出門可能不是戴口罩,而是防毒面具。更諷刺的說法是:「這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在這裡。」由此可知其空氣汙染嚴重度。或許有人會說,北京工廠廢氣只影響北京周圍,住遠一點,就沒關係。但別忘了,每年印尼火耕,山火引起的霧霾是會吹到鄰近的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汙染嚴重到得停班停課,兩國政府抗議無效,不得不建議國人「宅」在家,減少外出。由此可見,汙染絕不只限方圓百里的小範圍而已。海洋浩劫日漸明顯在台北市生活長大的我,一直到開始接觸大自然戶外活動,才對氣候生態改變特別敏感。潛水有時大風大浪,有時風平浪靜,海水時而清澈透明,時而像碗味增湯。雨打在我身上,風吹在我臉上,天氣不是一張張圖卡,而是我的生活。經常造訪的潛水點,過去珊瑚搖曳生姿,魚群自在游動。那片如同海底總動員的豐富生態,壯觀的軟珊瑚,還有好多自然動物的驚喜偶遇;一年前後對比,明顯感受到垃圾變多,魚變少,珊瑚白化死亡的比例增高。地球7成是海洋,是世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生態體系,但海中只有20%的溫暖海域適合珊瑚生長,卻有80%以上的魚類依附珊瑚生存,如果氣溫持續升高,珊瑚濫採、白化死亡消失,海洋生態將會一併滅絕,當海中不再有任何生命,我們到底還剩下甚麼?生物滅絕只剩垃圾腹背受敵的海洋,不是只有全球暖化這個威脅,科學家指出,垃圾、汙染及過度捕撈……狀況若沒有改善,50年內海洋將只剩垃圾,沒有珊瑚、沒有魚。我們的下一代只能透過網路、電視、百科全書,想像曾經存在的海洋生物,要在博物館才能看到鯨魚、沙魚、海龜的標本。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有許多海洋生物,正因為人類無知和口腹之欲而面臨絕種。龍王鯛被殺、硨磲貝被偷、馬糞海膽可能絕跡……台灣這幾年陸續出現生態危機,海洋已經發出哀號聲,然而,到底需要多久,人類才會聽到呢?(作者是國際潛水教練、滑雪教練) 前一篇文章 節能標章 下一篇文章 香草防蚊大作戰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房子是給人住 不是給東西住別再買珊瑚紀念品了愛護海洋生物 請慎塗防晒乳取食前想想 吃不完丟棄,是需要還是想要?珍愛自然 才能永遠擁有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