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72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4「第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演說

星雲大師 |2020.06.09
1725觀看次
字級
圖/人間社記者如地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4

信仰的價值 2-2

「第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主題演說
時間:2012年9月11日
地點:天津梅江會展中心


第三、結緣回向有多少?

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的地方,文化、道德一定提升;貧窮,就會衍生許多罪惡。世界上,經濟蕭條的國家,人民所得偏低,國家太窮,固然是社會制度不好;過分的貧富不均,也是社會制度有了問題,所以經濟的價值,不在於自己擁有,要均平共享,要懂得結緣布施。

布施結緣是人間最美好的事。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人在世間生活,要靠許多因緣成就才得以生存,所以平時要與人廣結善緣。

結緣之道,首在布施。懂得布施,就是具有「物我一如,同體共生」的宏觀;捨得把我的財物與人共享,就能得到廣結善緣的好處。因為布施表面是「給」,其實是「得」;懂得「給人,其實就是給己」,就是最有智慧的富人。 

布施結緣如同深井汲水,你愈是捨得提桶水給人灌溉、給人飲用,井裡的水就愈是源源不斷。所以人生不能只有看到黃金白銀,比黃金白銀更寶貴的還有布施的溫暖、結緣的感動;人生也不能光是看到別人的擁有,自己要懂得結緣,要做自己的貴人。



布施也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布施貴在一分發心,有時雖然只是少少的一點東西,只要誠心回向,所謂「回小向大、回少向多、回事向理、回因向果」,結果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回向就是「給人」,「給人」才能發揮經濟的價值。我在佛光山推行「四給」,就是要「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已經成為我們團隊的信條。甚至我們的僧團裡,一向奉行「利和同均」的制度,也就是對於施主的財施供養,不可私自獨享,要交由常住集中處理,要成為大眾所共有;透過經濟上的均衡分配,大眾才能過著「經濟平衡、利和同均」的經濟生活。所以在佛光山,個人不要有錢,點滴歸公,要讓團體有錢,才能有所發展。

「利和同均」的思想運用在社會上,讓有錢的人幫助窮困的人,有力量的人扶助弱小的人,如此在沒有經濟的壟斷、勞資的對立、貧富的懸殊等社會問題下,人人得其所應得,自然可以建立一個民有、民享,而且均平、富足的社會。

第四、和諧禪悅共多少?

中國春秋時代的名相管仲說:「倉廩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一個國家唯有經濟繁榮,才能建設「富而好禮」的社會。

然而我們眼看著當代的社會,舉世人類由於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反而「人為物役」,無法得到物質生活帶來的快樂。例如現在全世界都流行使用「信用卡」,購物也採「分期付款」,結果大家每天為了償還卡債,為了分期付款,忙忙碌碌的生活,哪裡有快樂可言?

現在的家庭,為了衣食住行,每日在柴米油鹽中汲汲營求,可以說不是忙得不亦樂乎,而是忙得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因此,人類要想求得一分快樂,必須從物質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因為世間的物質有限,而人的欲望無窮。因此我們不能只是追求感官上的欲樂,要從淡泊物欲中,體會精神心靈上的安然自在;要從信仰的修行上,感受禪悅法喜。甚至不但追求個人的心靈富樂,還要懷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為舉世人類創造和平安樂的生活。



我們在世間上做人,有各等的層次,就以生活來說,也有不同的層級。我想生活最高的境界,就是「物質的生活要淡泊、精神的生活要昇華、藝術的生活要豐富、信仰的生活要提升」。

當我們能從世俗的物欲中超脫出來,能在信仰裡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從而獲得平安祥和的禪悅法喜,自然人人「自心和悅」,推及開來,必然「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以上「五和」是人間社會所追求的五種理想境界,人間唯有「和諧」,才能創造財富;有了財富,還要去促進社會的和諧。有了和諧,一切就會更具意義,更有價值。我們知道中國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行「和諧社會」,我認為這確實是建設「富而好禮」的人間社會的不二法門。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謹以這四點簡單的表達一些個人的看法。請大家指教,謝謝大家。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