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 郭士榛 |2020.05.02 語音朗讀 413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13《蘿莉少女》(原名:在日出之前說早安)。圖/楊景翔演劇團提供 2019《平庸的邪惡》。圖/楊景翔演劇團提供 2019《單身租隊友》。 圖/楊景翔演劇團提供 2015《雨季》。圖/楊景翔演劇團提供 文/郭士榛國中時,他愛玩、喜看布袋戲、愛打籃球,對於「讀書」和「好學生」全不放在眼下。高中時,因離家遠只好在校外租屋,乏人管束下,成天蹺課、打架、打電動和飆車,功課幾乎滿江紅,操行在60分邊緣……這個眼看著就要被大家放棄的小孩,卻在數年後,成為台灣劇場界優秀的年輕導演,創作爆發力驚人。「19歲那年考上大學,徹底翻轉了我的生命。」雖然不少人認為,如今學歷的「價值」已逐漸被稀釋,但台灣舞台劇導演楊景翔卻認為,還好有考上大學,才讓他的人生不致愈走愈偏,像脫韁的野馬,不知所終。從小愛玩愛戲愛耍寶現年39歲的楊景翔,從小愛看布袋戲,「每次媽媽要我上樓讀書,坐在書桌前,腦海中就會想起某齣布袋戲的劇情,兩隻手也會學操偶師般比畫著,根本不知道書上寫些什麼字。」楊景翔坦言,國小到國中,雖不愛讀書,但日子過得挺快樂。因同學是新港「奉天宮」董事長的兒子,常一起參加廟會活動,「我有同學是乩童,教我如何作法,還拿刀打背,覺得自己很帥。」深受同儕影響,楊景翔非常愛耍寶,一大群夥伴愛玩、愛打球,雖沒真正參加幫派,但廟口自成一幫。直到後來楊景翔「不小心」考上大學,在北部忙著打工賺學費,才漸漸和這群夥伴失聯。楊景翔坦言,其實在嘉義新港鄉下,一般孩子從小到大,幾乎沒機會進到表演廳欣賞戲劇,國中時,雲門舞集到學校表演《薪傳》,雖然只是在學校禮堂演出,卻讓楊景翔大受震撼,也愛上看表演,在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自卑感衍生暴力行為「高中時,我真的很叛逆!」由於父親很年輕就生病在家,導致楊景翔在成長過程一直覺得「被踢來踢去」,家中一貧如洗的自卑感,讓他高中時找到發洩管道,習慣用暴力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因為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所以愈憤怒就愈暴力」。就讀國立嘉義高中時,學校位在市區,可楊景翔家住農村,為免舟車勞頓,媽媽在學校附近租房子給他住,「這就是惡夢的開始。因沒人管束,我任性蹺課不讀書,每天下課整夜打電動、飆車,都不睡覺,也不怕死,好幾次車撞爛人沒事,還把已撞得車體變形走樣的車騎回家,把媽媽嚇壞了。」高中讀了4年,楊景翔從不帶課本回家。「那年適逢大學聯考最後一屆,聯考5科總分是500,可是學校模擬考,我5科加起來才85分,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有學校可讀。」考前3個月,媽媽從鄉下來找楊景翔,問他:「你以後到底想要幹嘛?」力拚數月考上台藝大多年來,媽媽早已被楊景翔氣得發不出火了,但正是媽媽不慍不火的口氣,反而衝激著楊景翔,暗自思索:每天打架、罵髒話、渾渾噩噩、頹廢度日……楊景翔崩潰痛哭後陷入沉思,考前3個月,他開始努力K書。後來發現台灣藝術大學有加考術科,考量高中時曾參加吉他社,便想報考看看,沒想到竟然考上了,不但讀完了大學,還考上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讓全村人都覺得是「奇蹟」。楊景翔不諱言,自己真的「運氣」很好,因為高中時的兩位貴人,才讓他人生不至於卡關。高中時,由於不守校規,楊景翔被校方記了兩大過,後來又被教官抓到騎摩托車,若再記大過他勢必要被退學,幸好教官手下留情,只記他一小過,讓他操行60分低空飛過,最後可以同等學歷報考大學。媽媽教官老師皆貴人另外,高中時,所有科目中,楊景翔唯獨國文成績最好,有位地理老師知道他作文寫得好,便將他寫的詩加入畢業歌中,給全校同學一起唱,讓楊景翔感受到「原來我也有有用的一面呀」。楊景翔說,「現在雖然很少和老師、教官聯繫,但內心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恩德,我心存感激。」大學和研究所都學表演的楊景翔,目標一直想做劇場,但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投入撰寫電視劇本打工賺錢,也接演員案子過活。楊景翔維持這樣的工作模式很多年,「劇場是個空間,不是平面的,比寫電視劇本難多了」,話雖如此,楊景翔在任職TVBS電視劇統籌那一年,第一次率團參加2011年日本利賀舉辦的「亞洲導演戲劇節」,就一鳴驚人獲獎凱歸。成立劇團爆發創作魂2012年,楊景翔獲得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補助,向TVBS請長假前往日本鈴木忠志劇場接受「鈴木方法」訓練,學習他們導戲的方法,了解日本劇場運作和團員的生活模式。受到鈴木忠志劇場的薰陶,楊景翔深入思考著,「多年來和不同團隊合作,雖然當導演看起來權力很大,但每進一個團隊,都必須重新磨合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向,如果能成立自己的劇團……」經過深思,從日本回來後,楊景翔毅然辭掉穩定的電視工作,於2013年成立自己的「楊景翔演劇團」,如今7年了,「完全不後悔,也絕不後悔。」楊景翔堅定的說。戲劇影響力超乎想像「楊景翔演劇團」成團後,每年必定創作一齣戲。「剛成團時,挑演的話題都是現代人都市裡的生活故事,但不是寫實故事,有點像寓言,摸索著用寓言方式說現代故事。」像是2015年《明年,或者明天見》,楊景翔將兩個文本概念抓進一齣戲中,相互做對照,舞台設計也刻意以寫實表現超現實,像是房間用視覺看會呈圓型,視覺上是象徵,但表演是寫實,讓觀眾看得很開心。而《明年,或者明天見》演出後發生了一件事,也讓楊景翔確認戲劇的影響力,「有位觀眾連續兩周來看這齣戲,一個月後,這位觀眾寫信告訴我關於他的故事,感謝劇團的演出促使他做了人生的大決定」。楊景翔說,當時做劇場已近10年了,這才發覺「戲劇竟會影響別人的人生」,戲劇不是虛幻的,而是「很真實」的事,因為演出時觀眾、演員和自己都在現場,是很近距離又親密的感覺,「這件事讓我更尊重,更確立自己所從事的劇場導演工作,內心有一種滿足感,更感動原來創作本身就是重要的事」。「楊景翔演劇團」成立7年間,除了不斷努力創作好看的戲外,也希望劇團能有一個實體空間,來運作一個劇場,此外,劇團還進行「尚青培訓計畫」,每2年舉行1次,現已進入第3屆。「4年前,我發現有很多不是學表演的人,對劇場深感興趣,卻無緣接觸這個領域。」楊景翔因而開辦「尚青培訓計畫」,規定只要是畢業5年內的社會新鮮人,均可加入此小班制課程,接受包括表演、創作和導演等全方位訓練。「這和一般工作坊不同,半年後課程結束就可以參與演出,由正式劇場提供一個簡單舞台,讓學員立即參與實體創作。」「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有街頭藝人、社會學老師、藝術行政工作者等不同領域的人,因為各自的專業不同,看事情及創造創作的角度不同,使劇場文化更顯得豐富。」楊景翔也從這些興致勃勃的參與者中,看見社會的萬花筒,「我的工作正是幫這個社會,『看到』原本看不到的樣貌。」2020年,原本是楊景翔開心的一年,他10年前創作原屬小劇場演出的《我為你押韻──情歌Revival》,入選兩廳院2020TIFA,原訂3月在近2000人的大劇場演出,可惜因新冠病毒疫情延燒,兩廳院決定延為明年2021年的TIFA節目,楊景翔期望多1年的準備時間,可帶領表演團隊有更豐富完整的演出。 前一篇文章 陳冠百 愛時尚 更愛地球 下一篇文章 拯救淘汰蛋雞 他們聯手創立護生園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4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5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6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盧天祥、許伊琍 以花供養功德無量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鄭麗貞 作者其他文章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劉玄詠指揮的手種水果騎重機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