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百 愛時尚 更愛地球 文/派翠西亞 |2020.04.18 語音朗讀 71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右)以回收牛仔褲打造永續時尚。 圖/邱劍英 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右)以回收牛仔褲打造永續時尚。 圖/邱劍英 Story Wear的故事衣,承載著女兒對父親的思念。 圖為模特兒展示走秀服。 圖/Story Wear提供 模特兒展示走秀服。圖/Story Wear提供模特兒展示走秀服。圖/Story Wear提供模特兒展示走秀服。圖/Story Wear提供手作坊媽媽說,「這不像一般廉價家庭代工,有環保價值還有設計,我們做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圖/吳宙棋手作坊媽媽說,「這不像一般廉價家庭代工,有環保價值還有設計,我們做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圖/吳宙棋 文/派翠西亞創立服裝時尚品牌Story Wear第一年,就入選「台北時裝周」舞台大秀,30歲出頭的陳冠百,在加拿大及英國求學時,看到歐美人士經常將珍藏的婚紗傳承數代,讓她加倍思念已過世的父親,決心讓每件衣服透過設計、拼接,永續傳承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身為1980年代,在台灣曾經獨領風騷的女裝服飾品牌慶百企業的第2代,陳冠百在家族品牌退出市場3年後,創立自有品牌Story Wear,以百分之百回收的牛仔褲,打造富有設計感的永續時尚,宣示自己「愛時尚,更愛地球」 。品牌傳承的憂歡歲月在陳冠百的記憶中,父親生前穿了一輩子西裝。2010父親陳慶曉因病過世,身為設計師的母親林華,面對日漸不具競爭力的台灣服飾內銷市場,努力支撐了5年多後,決定結束這個1990年代風光一時,旗下擁有5個品牌、員工多達500人、門市超過80個、營業額超過15億的慶百服飾……「那是一段令家族驕傲的歷史,我內在的時裝魂,始終都在」。中學時代被送至加拿大當「小留學生」的陳冠百,讀完大學後回台灣工作,因為和爸爸感情深厚,極不希望媽媽把慶百的品牌收掉,因而和媽媽有過多次激烈爭執。最後因為媽媽說:「我知道你對爸爸的感情,但台灣的成衣業真的走入夕陽了。」陳冠百不得不面對真實,在慶百還有盈餘的情況下,妥善資遺500多個員工。來自永續時尚的震撼3年後,這個陳慶曉從小最疼愛的二女兒,以不一樣的形式,接下了父親的衣。期間,陳冠百放下自己做得順風順水的廣告及公關工作,前往英國攻讀時尚品牌管理碩士。1年後,她回到台灣著手創業,這一次,她著眼的,不只是台灣內銷市場,而是全世界。「目前,全球僅有10多家有規模的回收再製品牌,每一個品牌都很辛苦,但市場反應叫好叫座,所以我想讓世界知道,台灣並沒有缺席。」陳冠百坦言,直到去英國讀碩士,她才第一次接觸到「永續時尚」的概念。「當下真的非常衝擊!因為我從沒想過,時尚產業已經是全世界第2大汙染源。丹寧是時尚界不敗的元素,但它的染劑跟生產流程,其實帶給環境極大的破壞;而全球風行的快時尚,更讓成衣垃圾快速累積。」時尚不應和汙染同流根據統計,每製作一件牛仔褲,需要消耗8000公升的水,此外,目前全球有1.7億個兒童(童工),正在為時尚產業工作,去年更傳出東南亞血汗工廠不准女工請假……然而,如此消耗資源的流行服飾,有2/3最終成為垃圾。根據遠見雜誌2019年一份調查,台灣每人每分鐘正丟棄438件衣服,所以回到台灣後,陳冠百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夠為這個產業做些什麼?為了讓「時尚」與「汙染」不畫上等號,陳冠百拿起一件爸爸穿了一輩子的舊西裝,想和牛仔褲拼接成一件新衣服。「拆解衣服的時候,才發現每個口袋都被縫起來,裡面裝著紙錢、名片、護身符等,原來,這件衣服原本是要跟著爸爸一起火化的……」憶及父親生前種種,陳冠百一邊掉淚一邊拆衣服,內心升起了一個念頭。永續利用也能成潮牌「在歐美,很多母親會把婚紗傳承給女兒,我一直被這樣知福惜福的傳統深深打動。」陳冠百認為,社會的進步,不一定來自無限的成長擴張及持續消費,而是提升生活品質,卻不用製造更多廢棄物,所以即便是舊牛仔褲,也可以永續再利用,成為時尚又兼顧環保的品牌潮服。2018年,Story Wear(故事衣)成立才幾個月, 便以充滿故事的永續品牌理念,入選當年度「台北時裝周」8大新銳設計品牌之一,且是唯一以永續為主軸、以回收牛仔褲為主題的品牌。而早在當年夏天的一場記者會上,台北市長柯文哲便穿著一件,由「蘇打綠」團長阿福穿過的幾件二手牛仔褲,拆解後再製而成的牛仔背心,當場吸引不少眾人的目光。讓衣物訴說美好故事陳冠百和Story Wear設計師陳敏芬,後來在「台北時裝周」大秀上,展示了上衣、外套、洋裝、側背包……全都是從被丟棄的二手牛仔褲拼接重生而來的,令觀賞嘉賓印象深刻。「我也穿了那件意義特別、有著父親舊西裝的『故事衣』壓軸出場,後來黃子佼等藝人,也來借過這件由9件舊衣拼接而成的外套……」陳冠百不敢說自己「一鳴驚人」,但用二手材料設計出讓地球永續的時尚作品,還承載延續了父女情深的志業相傳,無疑的,陳冠百成功傳達屬於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堅持。以社會企業經營品牌很多人問陳冠百,平凡無奇的牛仔褲,為何要大費周章拆解再製,甚至改造成售價上萬元的時尚單品?「因為我想傳遞一個觀念:時尚和永續,不一定背道而馳」。最特別的是,陳冠百和「台北新知婦女協會」合作成立一個工作室,也召集了一群巧手婦女,成為永續時尚背後的生力軍。至於雙方的合作模式,則是Story Wear接單,設計、打樣、打版之後,再下單請婦女新知生產。「二手牛仔褲深淺顏色不一,還要避開破洞,要把一件衣服拼得好看,可是個大學問。」雖然買新衣服便宜又快速,但Story Wear希望透過設計,幫舊牛仔褲升級成有靈魂、有故事的衣服。光是去年一整年,Story Wear就解決了3000多件廢棄的牛仔褲。不只如此,Story Wear更希望能發揮社會公益的角色。從去年12月起,陳冠百與「螞蟻遇上貓」團體,共同將桃園平鎮廣仁里里民活動中心2樓,打造成永續時尚共創基地。這群「螞蟻遇上貓」手作坊的媽媽們,最近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趕工做口罩,她們的孩子,則在一旁靜靜的看書、玩積木。這個空間,是陳冠百透過桃園市環保局媒合而來,讓家有腦性麻痺兒的媽媽,可以一兼二顧,在此安心工作順便照顧孩子。「這不像一般廉價家庭代工,有環保價值還有設計,我們做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且來這邊有非常多正能量,可以帶我們一起往前走。」手作坊媽媽李秀惠說。「未來這些孩子可以一起學習手藝,將來說不定靠自己的能力自立自強。」為了讓這群「街角裁縫師」對自我價值產生認同,陳冠百要求每位媽媽都要在衣服內側簽上大名,一如裁縫師傅的品質保證。「你看,這就是媽媽們的親自簽名。」陳冠百翻起牛仔西裝外套內側的一塊認證標籤,標籤上可以看見布料的生產資訊,以及來自哪一位裁縫師的手作。同時,Story Wear也與多家台灣紡織大廠合作,將廠商原本要丟棄、銷毀的庫存布料,結合丹寧布重新設計,讓機能不再只是運動品牌的專利,更能兼顧永續價值。陳冠百還設立「布料銀行」,鼓勵各界捐贈廢棄布料,也接受對永續時尚有興趣的設計學院學生及獨立設計師洽詢。Story Wear並和永豐銀行合作,號召公司員工捐贈制服布料,先交給心路基金會清洗,再送來製作成商品。Story Wear創立1年多,去年營業額約300萬元,以社會企業來說已屬不易,今年的目標是除了網路銷售之外,進駐至少10間選品店寄賣。「我們的特色就是,你永遠不會撞衫,因為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陳冠百說,30多年前,慶百回應台灣新時代職業婦女的服裝需求,以套裝打下一片天,如今,Story Wear則是回應全球環保永續的需求,同時解決在地婦女就業問題。「這是傳承,更是創新,搭著全球永續的風潮,將眼光放向全球,我希望能成為代表台灣的永續時尚品牌。」陳冠百要讓每筆衣服的消費,不僅能幫地球走向永續,也能幫助更多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前一篇文章 斜槓醫師郭健中專注推廣健走杖 下一篇文章 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底垃圾令人驚呼陳徵蔚 投身淨海不讓海洋哭泣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 作者其他文章對虐待動物揮出重拳義大利立法 尊重動物台灣是蛾類王國飛天小龍蝦 不是蜂鳥 是天蛾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