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百 愛時尚 更愛地球 文/派翠西亞 |2020.04.18 語音朗讀 69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右)以回收牛仔褲打造永續時尚。 圖/邱劍英 Story Wear創辦人陳冠百(右)以回收牛仔褲打造永續時尚。 圖/邱劍英 Story Wear的故事衣,承載著女兒對父親的思念。 圖為模特兒展示走秀服。 圖/Story Wear提供 模特兒展示走秀服。圖/Story Wear提供模特兒展示走秀服。圖/Story Wear提供模特兒展示走秀服。圖/Story Wear提供手作坊媽媽說,「這不像一般廉價家庭代工,有環保價值還有設計,我們做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圖/吳宙棋手作坊媽媽說,「這不像一般廉價家庭代工,有環保價值還有設計,我們做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圖/吳宙棋 文/派翠西亞創立服裝時尚品牌Story Wear第一年,就入選「台北時裝周」舞台大秀,30歲出頭的陳冠百,在加拿大及英國求學時,看到歐美人士經常將珍藏的婚紗傳承數代,讓她加倍思念已過世的父親,決心讓每件衣服透過設計、拼接,永續傳承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身為1980年代,在台灣曾經獨領風騷的女裝服飾品牌慶百企業的第2代,陳冠百在家族品牌退出市場3年後,創立自有品牌Story Wear,以百分之百回收的牛仔褲,打造富有設計感的永續時尚,宣示自己「愛時尚,更愛地球」 。品牌傳承的憂歡歲月在陳冠百的記憶中,父親生前穿了一輩子西裝。2010父親陳慶曉因病過世,身為設計師的母親林華,面對日漸不具競爭力的台灣服飾內銷市場,努力支撐了5年多後,決定結束這個1990年代風光一時,旗下擁有5個品牌、員工多達500人、門市超過80個、營業額超過15億的慶百服飾……「那是一段令家族驕傲的歷史,我內在的時裝魂,始終都在」。中學時代被送至加拿大當「小留學生」的陳冠百,讀完大學後回台灣工作,因為和爸爸感情深厚,極不希望媽媽把慶百的品牌收掉,因而和媽媽有過多次激烈爭執。最後因為媽媽說:「我知道你對爸爸的感情,但台灣的成衣業真的走入夕陽了。」陳冠百不得不面對真實,在慶百還有盈餘的情況下,妥善資遺500多個員工。來自永續時尚的震撼3年後,這個陳慶曉從小最疼愛的二女兒,以不一樣的形式,接下了父親的衣。期間,陳冠百放下自己做得順風順水的廣告及公關工作,前往英國攻讀時尚品牌管理碩士。1年後,她回到台灣著手創業,這一次,她著眼的,不只是台灣內銷市場,而是全世界。「目前,全球僅有10多家有規模的回收再製品牌,每一個品牌都很辛苦,但市場反應叫好叫座,所以我想讓世界知道,台灣並沒有缺席。」陳冠百坦言,直到去英國讀碩士,她才第一次接觸到「永續時尚」的概念。「當下真的非常衝擊!因為我從沒想過,時尚產業已經是全世界第2大汙染源。丹寧是時尚界不敗的元素,但它的染劑跟生產流程,其實帶給環境極大的破壞;而全球風行的快時尚,更讓成衣垃圾快速累積。」時尚不應和汙染同流根據統計,每製作一件牛仔褲,需要消耗8000公升的水,此外,目前全球有1.7億個兒童(童工),正在為時尚產業工作,去年更傳出東南亞血汗工廠不准女工請假……然而,如此消耗資源的流行服飾,有2/3最終成為垃圾。根據遠見雜誌2019年一份調查,台灣每人每分鐘正丟棄438件衣服,所以回到台灣後,陳冠百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夠為這個產業做些什麼?為了讓「時尚」與「汙染」不畫上等號,陳冠百拿起一件爸爸穿了一輩子的舊西裝,想和牛仔褲拼接成一件新衣服。「拆解衣服的時候,才發現每個口袋都被縫起來,裡面裝著紙錢、名片、護身符等,原來,這件衣服原本是要跟著爸爸一起火化的……」憶及父親生前種種,陳冠百一邊掉淚一邊拆衣服,內心升起了一個念頭。永續利用也能成潮牌「在歐美,很多母親會把婚紗傳承給女兒,我一直被這樣知福惜福的傳統深深打動。」陳冠百認為,社會的進步,不一定來自無限的成長擴張及持續消費,而是提升生活品質,卻不用製造更多廢棄物,所以即便是舊牛仔褲,也可以永續再利用,成為時尚又兼顧環保的品牌潮服。2018年,Story Wear(故事衣)成立才幾個月, 便以充滿故事的永續品牌理念,入選當年度「台北時裝周」8大新銳設計品牌之一,且是唯一以永續為主軸、以回收牛仔褲為主題的品牌。而早在當年夏天的一場記者會上,台北市長柯文哲便穿著一件,由「蘇打綠」團長阿福穿過的幾件二手牛仔褲,拆解後再製而成的牛仔背心,當場吸引不少眾人的目光。讓衣物訴說美好故事陳冠百和Story Wear設計師陳敏芬,後來在「台北時裝周」大秀上,展示了上衣、外套、洋裝、側背包……全都是從被丟棄的二手牛仔褲拼接重生而來的,令觀賞嘉賓印象深刻。「我也穿了那件意義特別、有著父親舊西裝的『故事衣』壓軸出場,後來黃子佼等藝人,也來借過這件由9件舊衣拼接而成的外套……」陳冠百不敢說自己「一鳴驚人」,但用二手材料設計出讓地球永續的時尚作品,還承載延續了父女情深的志業相傳,無疑的,陳冠百成功傳達屬於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堅持。以社會企業經營品牌很多人問陳冠百,平凡無奇的牛仔褲,為何要大費周章拆解再製,甚至改造成售價上萬元的時尚單品?「因為我想傳遞一個觀念:時尚和永續,不一定背道而馳」。最特別的是,陳冠百和「台北新知婦女協會」合作成立一個工作室,也召集了一群巧手婦女,成為永續時尚背後的生力軍。至於雙方的合作模式,則是Story Wear接單,設計、打樣、打版之後,再下單請婦女新知生產。「二手牛仔褲深淺顏色不一,還要避開破洞,要把一件衣服拼得好看,可是個大學問。」雖然買新衣服便宜又快速,但Story Wear希望透過設計,幫舊牛仔褲升級成有靈魂、有故事的衣服。光是去年一整年,Story Wear就解決了3000多件廢棄的牛仔褲。不只如此,Story Wear更希望能發揮社會公益的角色。從去年12月起,陳冠百與「螞蟻遇上貓」團體,共同將桃園平鎮廣仁里里民活動中心2樓,打造成永續時尚共創基地。這群「螞蟻遇上貓」手作坊的媽媽們,最近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趕工做口罩,她們的孩子,則在一旁靜靜的看書、玩積木。這個空間,是陳冠百透過桃園市環保局媒合而來,讓家有腦性麻痺兒的媽媽,可以一兼二顧,在此安心工作順便照顧孩子。「這不像一般廉價家庭代工,有環保價值還有設計,我們做起來也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且來這邊有非常多正能量,可以帶我們一起往前走。」手作坊媽媽李秀惠說。「未來這些孩子可以一起學習手藝,將來說不定靠自己的能力自立自強。」為了讓這群「街角裁縫師」對自我價值產生認同,陳冠百要求每位媽媽都要在衣服內側簽上大名,一如裁縫師傅的品質保證。「你看,這就是媽媽們的親自簽名。」陳冠百翻起牛仔西裝外套內側的一塊認證標籤,標籤上可以看見布料的生產資訊,以及來自哪一位裁縫師的手作。同時,Story Wear也與多家台灣紡織大廠合作,將廠商原本要丟棄、銷毀的庫存布料,結合丹寧布重新設計,讓機能不再只是運動品牌的專利,更能兼顧永續價值。陳冠百還設立「布料銀行」,鼓勵各界捐贈廢棄布料,也接受對永續時尚有興趣的設計學院學生及獨立設計師洽詢。Story Wear並和永豐銀行合作,號召公司員工捐贈制服布料,先交給心路基金會清洗,再送來製作成商品。Story Wear創立1年多,去年營業額約300萬元,以社會企業來說已屬不易,今年的目標是除了網路銷售之外,進駐至少10間選品店寄賣。「我們的特色就是,你永遠不會撞衫,因為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陳冠百說,30多年前,慶百回應台灣新時代職業婦女的服裝需求,以套裝打下一片天,如今,Story Wear則是回應全球環保永續的需求,同時解決在地婦女就業問題。「這是傳承,更是創新,搭著全球永續的風潮,將眼光放向全球,我希望能成為代表台灣的永續時尚品牌。」陳冠百要讓每筆衣服的消費,不僅能幫地球走向永續,也能幫助更多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前一篇文章 斜槓醫師郭健中專注推廣健走杖 下一篇文章 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劉菊梅 最富有的佈老志工洪滿枝 南洋姐妹溫暖的依靠 作者其他文章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幸運攀越珠峰 人類應援蓑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