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惠(左)受戒後彷彿「找到家了」。圖/林欣惠提供
文/吳秀麗
佛法不可思議,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因緣牽引,進到佛光山擔任義工,每個人的生命似乎都產生了改變,也印證了星雲大師「三好、四給、五和」的理念,可以用佛法來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
與佛光山結緣近20年的林欣惠,曾經因為不知道怎麼過日子,養成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如今深信佛法,又當義工,有顆安定的心,才知活得有意義且快樂,其實不難。
負面行為差點毀自己
她形容自己經歷過的「那種日子」是,雖有飯吃,有錢用,但心靈「空洞」。於是跟著朋友尋找刺激,如打麻將等堪稱浪費時間的不良娛樂,養成習慣後,又一直沒有因緣被善知識接引,到後來甚至想要毀掉自己。
幸好,當護理師的女兒告訴林欣惠:「你可能有憂鬱症,要去看醫生。」也幸好,她在很低潮的時候,有過念頭但沒有真正做出傷害到自己的行為。所以,林欣惠最感激的是她的先生。「今天的我,是我師兄成就的,一切都是他的包容。」被佛法接引的因緣未成熟之前,她總是一再重複自己並不想過的生活。「那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造成的。」
接續佛緣神奇不思議
林欣惠在最想不開,出現「有念頭、差點行動」的那一刻,突然有一個聲音對她說:「你這是不究竟的」,令她回過神來,感覺到「被拉了一把」。
「佛菩薩要度人時,真的很奇妙。」現在深信佛法的林欣惠說,她相信自己前世一定受過菩薩戒,才會被提醒,回到人間完成自己今生的功課。臥床7、8年的婆婆往生後,鄰居師姐在佛光山當義工,特別請法師幫忙助念,自此結上法緣,進入佛光山。
真心懺悔逆境竟得度
避過想毀掉自己的念頭後,林欣惠到醫院做了一個手術。一般這種手術3天後就可以出院,林欣惠卻到第4、5天還在頭暈。那時她想著:之前心情鬱悶時,想靠喝酒忘憂,也像這樣會頭暈,現在怎麼同樣是頭暈,卻覺得「不行」呢?當下慚愧得抬不起頭來。
「剎那間生起的懺悔心,特別強大。」當時只有民間信仰的林欣惠,自問自答:「我不知道過去怎麼這麼愚癡,但我真心懺悔了。」並祈求:「如果佛菩薩要度我,請讓我好起來,我一定改掉我的生活壞習慣。」林欣惠開心地說,發願後隔天就不再頭暈,順利出院了。
改變心境無怨勇承擔
林欣惠與先生曾經不和,有一年參加「菩提眷屬」活動,獲得星雲大師指正後,就穩定下來了。她認為是接觸佛法後,自己有了改變。「唯有自己先改變,才能改變環境和心境。」
尤其在佛光山受五戒、菩薩戒時的震撼,讓林欣惠強烈感覺「找到家了」。所以有家人跟她一樣罹患憂鬱症時,她沒去求神問卜,而是以「那是自己的業」的態度,接受一切,支持並定心陪伴家人。
改掉壞習氣創造價值
「自己的壞習氣,人家不知道,但自己知道。」林欣惠說,懺悔力改掉了她的壞習氣,又體悟到擴大思惟、改變觀念的利益,她與同修等一群志同道合的義工十餘人,每周固定在佛光精舍幫忙打掃、油漆,定期清洗抽油煙機等工作,今年還協助醃製破布子供養大眾。
「只要師父有需要,我一定使命必達。」有寄託,有目標,林欣惠生活中的煩惱常很快被降伏。加上喜歡聽經聞法,有善知識引導,逆境反而都成禮物。而當義工服務大眾,更讓林欣惠覺得自己的生命「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