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

文/吳秀麗 |2025.07.26
29觀看次
字級
梅秀蘭大廚功夫了得。 圖/梅秀蘭提供

文/吳秀麗

佛陀紀念館是中外遊客暢遊台灣時的必去景點之一。但佛館占地廣、景點多,相關的布置及服務細節更難以逐一詳述,如何能運作順暢,全靠一群義工全年無休、不分遠近、不辭辛勞,扮演「給人信心」、「給人歡喜」沉默卻缺一不可的螺絲釘……



家住高雄大樹區的梅秀蘭,1987年就全家皈依佛光山,1992年加入堪稱任務最繁忙的大樹佛光會,之後即深入並實踐佛法。

「很感謝大師栽培那麼多弟子各有自己的八萬四千法。」剛開始在雲居樓當義工時,梅秀蘭學到一位法師的大器,即所謂的「給」。「好東西借出去,弄破怎麼辦?」法師教她,「人家有需要就給」,完全沒提到「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的工作信條。年輕的她似懂非懂,一時很糾結。

佛光會需要經驗傳承。梅秀蘭說,最靠近佛光山的大樹分會,一次臘八粥活動要煮2、30鍋,極考驗體力。一位新進來的師兄有心想學。「不用怕,我在旁邊協助你,再放手讓你自己發揮,但我會注意不讓粥燒焦。」梅秀蘭認為,既然有人願學,就要全心全力地教。不能有「你聽我的」的態度,而是要讓新人覺得:「我真的很厲害,好像都是我做的呢」,才能升起信心。「咦,這好像就是『給』了」。梅秀蘭突然領悟到,原來心意或微笑,無一不能「給」。

梅秀蘭的義工服務超過30年。其同修曾被好友提醒「讓你老婆去『那裡』,要小心『錢』啊」,但梅秀蘭說,到佛光山讓她心胸變寬,眼界變廣,「還會歡喜分享義工服務時的故事和對佛法的體悟」,更不忘實踐大師說「先把家庭照顧好才能當個好義工」的原則,「比整天打牌,輸了賣掉房子好吧?」她的溫和態度獲得同修十足認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