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3】隨堂開示錄 142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4 生命的禮讚 3-3 銓敘部講演

星雲大師 |2020.04.28
1541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靈山勝境五百羅漢園區風光。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4

生命的禮讚 3-3

銓敘部講演
時間:2005年4月4日
地點:銓敘部傳賢樓十樓

用一根手指頭打人沒有力量,要拿筷子也拿不起來,但五根手指頭成為拳頭就有力量,一旦打人,觸及了法律,就被告到派出所;假如我用拳頭替你搥背,「好舒服,再大力一點,謝謝!謝謝!」反而是感激不盡。這就是說法無善惡,所有的金錢、愛情、人生的職業、功名富貴,沒有什麼絕對好不好,看你如何運用。愛與慈悲也是一樣,看你用在哪裡?忍耐的力量,看你用在哪裡?生命的力量值得我們來讚美,值得我們來探討,值得我們來研究。
承蒙朱部長要我來講「生命的禮讚」,因為時間有限,我就講到這裡,各位有什麼問題可以跟我談。

提問一:我拜讀過大師的傳記,像天下文化出的《傳燈》,林清玄居士寫的《浩瀚星雲》,從中知道大師這一生經過很多的挫折、困難,對大師最感敬佩的是,大家沒辦法忍耐的事,大師都可以忍得下。以大師個人的經驗來談,在忍無可忍時,如何突破?

大師:忍耐,如你所說有時很難。如何不覺得是在忍耐?要會化解。你不會化解,當然要用力忍,忍不是用力、咬牙切齒的。忍是很自然的,一旦認識了,別人罵我,也不會掛礙。有的人「講時似悟,對境生迷」。會講道理,境界一來就迷糊了。生命裡本來就有這種力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要用力,假如要用力,就用自我的生命力、自然力。
當然這也要訓練,比方說訓練自己看破、放下、人我一如。有了信仰不是就沒有苦,也不是有了信仰,就能成佛,一樣是艱難辛苦,甚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重要的是用信仰的力量化解困難。比方說我在舉辦「甘露灌頂三皈五戒典禮」時,常常說:「大家要信佛,但是佛不一定要我們信他,所以要自己行佛,自己作佛。」於是我要大家跟我講一句「我是佛。」大家就說:「我是佛。」我說:「好,你們都是佛了。」夫妻吵架了,嗯!剛才說我是佛了,佛要吵架嗎?不吵架了。抽菸、喝酒的時候,想想佛祖會這樣嗎?我是佛,要自己提升,有自尊就有力量。

提問二:大師有很多著作,也常常到各地演講,很多年前聽大師講「昇華的生命」,內容提到在我們生命中,禪無所不在,也不容易學會。請問大師身為公務人員的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如何用禪的方式來提升我們的生命?
大師:有個參禪的人,到禪堂參禪,為求開悟。二年後,他改變參禪的方法,站到路邊,看著車子、行人經過。
人家問:「你在做什麼?」
參禪者回答:「我參禪啊!」
人家又問:「參禪不到禪堂去,在這裡參什麼?」
參禪者說:「我覺得一個禪者,如果眼中沒有芸芸眾生,沒有聽到世間上各種聲音,內心不能剝落一切,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禪者。」
所以,你們在公門中好修行,工作也能參禪。
如同有個人問禪師:「你怎麼修行?」
禪師說:「我吃飯、我睡覺。」
那人回說:「吃飯、睡覺,我也會啊!」
禪師回道:「不一樣。你吃飯挑瘦揀肥,你食不知味;你睡覺翻來覆去,睡不入眠。我吃飯,什麼東西都能吃得飽;我睡覺,睡得很甜蜜。」
你們在這兒工作,能覺得心甘情願,就會很快樂,也就是修行。反之,覺得不滿足,跟這個人在一起不好,跟那個人在一起不好;這個單位不好,那個單位也不好,當然就不會快樂。所以,要用自己的心靈工廠,製造好的產品;要用生命的力量,製造歡喜,製造快樂,以上給各位參考。謝謝!(待續)

【延伸閱讀】智慧人生 

人生要擁有什麼最好呢?
有人希望擁有洋房,有人希望擁有汽車,有人希望擁有嬌妻,有人希望擁有子女;也有人希望擁有土地、田產、股票、珠寶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擁有;人生最好的擁有,就是智慧。
智慧是人生的導航;遇到逆境,懂得用智慧來轉,便能開拓出另一番的天地。
所謂智慧,「智」者從「知」,汲取知識是智慧的開始。然而,知識是用學的,智慧是用悟的;能「日進新知」,並將知識活用於生活,融入於生命,這才是真智慧。平時聞法、思法、修法,可以幫助我們開啟智慧。
人類文明之所以一日千里,不是金錢造就的,而是眾人智慧的結晶。世間上最可怕的是無明,開顯心中的智慧才是斷苦之本。有智慧的人,對於任何事物都有正確的認識與了解,而不致於走入邪途。
智慧就是財富,一個人的勞力有限,真正的能源在於內心的智慧;能夠開發內心的能源,人生才會活得充實、快樂。
「別人看到外,我看到內;別人看到相,我看到理;別人知道點,我知道面。」這就是智慧;「感謝因緣」,就是有般若的智慧人。《六祖壇經》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能夠「知過改過」,更是大智慧。
有智慧的人,懂得尋找生命的根源,懂得提起「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疑情。有智慧的人,凡事往大處著眼,並能識大體,不會為了私事而和人計較,自然能夠受人尊敬。有智慧的人,愈是緊急的時候,愈能鎮靜沉著;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憤怒,就像在平靜的湖面上丟下一塊大石,擾亂原本清澄的智慧,無法正確判斷事理而貽誤自害。
老子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真正有智慧的人,必懂韜光養晦,必懂內斂含蓄,所謂「大智若愚」是也。
智慧乃靠先天的稟賦及後天的努力,兩者相較,後天的努力遠較先天的力量大。因此,不要羨慕別人的聰明智慧,有其因,才有其果;若不種因,徒羨其果也是枉然。要緊的是,自己要立志,再加以恆心,如此才能活出有智慧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望的人。
佛說:「智慧就是般若」;般若則能度己度他也!

──摘錄自星雲大師著《迷悟之間》〈智慧的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