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鄉土】楊三郎美術館造就永和藝術街

文/丹青 |2020.04.08
4955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永和區有一條博愛街,被市公所指名為「博愛藝術街」。走入博愛街,與永和其他窄巷街弄的氣氛,感覺大不同。此街由永和路頭一路延伸至街底的金甌女中永和分部,充滿文藝氣息,學校圍牆還裝置著二十餘幅楊三郎的大型複製畫。 圖/丹青
新北市永和區有一條博愛街,被市公所指名為「博愛藝術街」。走入博愛街,與永和其他窄巷街弄的氣氛,感覺大不同。此街由永和路頭一路延伸至街底的金甌女中永和分部,充滿文藝氣息,學校圍牆還裝置著二十餘幅楊三郎的大型複製畫。 圖/丹青

文/丹青

新北市永和區有一條博愛街,被市公所指名為「博愛藝術街」。走入博愛街,與永和其他窄巷街弄的氣氛,感覺大不同。此街由永和路頭一路延伸至街底的金甌女中永和分部,充滿文藝氣息,學校圍牆還裝置著二十餘幅楊三郎的大型複製畫。

當然,造就此街成為藝術街的,還是位於街頭的「楊三郎美術館」之關係。

畫家楊三郎先生(1907~1995)是台灣美術史上第一代的油畫大師,對台灣美術的發展,亦極有貢獻。他出生於現今楊三郎美術館旁、其父親楊仲佐所建造的「網溪別墅」裡。楊仲佐先生是昔日中和鄉賢,亦是詩人,1919(大正8年)於龜蘭崙莊(當時永和地區的聚落之一)網尾寮溪州建一屋況為兩層磚造黑瓦淺色建築,取名「網溪別墅」,並有庭院種植菊、蘭及珍奇品種植物而聲名大噪,成為當時詩詞作家、文人墨客和政商名流的交流據點。

楊仲佐先生亦為永和設鎮時第一任的鎮長,而「網溪別墅」一直維護良好,現在已成為市定的私人古蹟。

於此環境成長的楊三郎先生,充滿浪漫色彩,16歲即與朋友搭船至日本習畫,留日期間,畫作就多次入選日本及台灣重要美展。回台後,他專心創作油畫,24歲再赴法國留學,1934年返台後,與陳澄波、李梅樹等當時台灣藝壇重要畫家,成立「台陽美術協會」。

戰後,1974年,他再成立「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對國內美術教育及西畫領域之推廣,貢獻極多。他於1992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章,1995年再得華夏一等獎章及總統府褒揚令。

楊三郎先生為讓其畫作能讓民眾分享,於1991年於「網溪別墅」旁的自家空地,興建五層樓的現代大廈,成立「楊三郎美術館」。

此館舍為灰瓦朱牆,造型樸素典雅,入口處有吳炫三雕塑的楊三郎坐姿作畫銅像。館內一樓至四樓陳列畫家各期代表作,含蓋山川人物及旅遊風光等,特別是其印象派畫風,更引人細細觀賞。五樓則為楊先生與夫人共同對照之畫作展示,顯示楊夫人習畫亦有功力。

「楊三郎美術館」成立後,因楊先生逝世,乏人管理經營,一度休館,後於2012年由其子孫重新規畫整理,加入文創、美學活動及餐飲業等元素,而重新開放了。

目前,所謂的「楊三郎美術館」,除美術館本身,亦包括有導覽的「網溪別墅」(楊仲佐古蹟室)及楊三郎先生以前的畫室,並設有美術館庭園咖啡室,供民眾於幽雅庭園餐飲或喝咖啡,以及美術館文創紀念品室等,是永和地區兼具美術教育、古蹟觀賞及文創休閒活動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