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擁抱社區的當代建築──師大美術館 文/丹青 |2025.06.13 語音朗讀 22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術館建築為不對稱的多邊造型。圖/丹青寬敞明亮的展廳。圖/丹青牆上玻璃反映庭園造景。圖/丹青 文/丹青在台師大校本部的教育大樓旁,鄰近青田區巷弄的隱蔽角落,聳立著一棟造型奇特、與周邊建築有些格格不入的七層建築,其實正是「二○一五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的作品。這棟建築,就是台灣師範大學的美術館,正式名稱雖是「師大美術館」,卻也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兼顧大學與公共美術館的功能。台師大前身是一九二二年創辦的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一九四六年改為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後再改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設立於一九四七年,是全台灣最早的大學美術系,創系已有七十多年歷史。當時大陸遷台的美術大師,多任教於此,再加上七十多年來所培育的諸多學生,代代相傳至今,已是台灣美術界的龍頭。師大美術系,雖然見證了台灣近代美術和文化歷史的脈動,但歷年師生校友的創作、捐贈或留存於系裡的四千多件藝術作品,卻無一妥善的美術館可供典藏。因此,自二○一一年起,美術系即有意興建一座美術館,也讓附近居民及一般民眾,有一個觀賞展覽或參與研習的地方。該座美術館建築朝教學、展示及多元使用場域設計,原本預計二○二二年配合百年校慶竣工啟用,後延至次年,除了疫情缺工,最大的原因,就是建築設計太過先進及複雜之故。師大美術館是台灣第一座鈦金屬外牆建築,以不對稱的多邊造型與鈦合金鋼板外牆聞名,外觀就像是由不同大小三角形組合的不定型設計體,也因此,從任何一個角度都無法窺其全貌。傳統與現代並蓄的美術館logo,則是由該系教授劉建成設計、鄭善禧名譽教授題字。其實,師大美術館建築不只外型奇特,內部空間也呈現不規則狀,牆面、地板色調淡雅清亮,並以輕型隔板保留隔間彈性。樓層間以面積不等的陽台美化並廣植細竹,在午後陽光照射下,長長的影子添增了不少詩意。該館內部的地面樓層,共一千五百三十坪,包括地面七層、地下兩層。一到四樓作為展覽空間,五、六樓為藝術行政空間,七樓則是多功能空間。當天前往參觀時,除了兩檔藝術特展,七樓正好有美術修復的學生在研習,庭園亦有民眾拍照、賞景,展現了師大美術館作為多功能典藏、展覽、研習與休閒的功能。 前一篇文章 【文詞探源】 文學典故:洛陽紙貴 下一篇文章 【文化印象】虎女娘娘:來自山林的守護神與命硬之靈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民俗資產】 文昌筆的祝福【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走讀城鄉】從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到圓山別邸【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走讀城鄉】無圍牆博物館與帽子歌后──鳳飛飛故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