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斯土】 恆春古城

文/詩庵 |2020.04.07
2903觀看次
字級
東門為通往滿州的通道。 圖/詩庵
北門是昔日進入恆春城的正門。 圖/詩庵
西門是早期恆春古城的商業中心。 圖/詩庵
南門變成孤立圓環中的標的物。 圖/詩庵

文/詩庵

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清代城門遺蹟,現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歷經物換星移,古風舊味猶存。東城門外約一百公尺處,有終年不滅的「出火」特殊資源景觀;西門城內,有百年歷史的檳榔街,恍如重返時光隧道。

恆春,古名「琅嶠」、「郎嬌」、「瑯嬌」、「流嶠」、「壟勾」,皆源自恆春地區排灣族原住民稱謂之音譯。據說,這是一種蘭花植物的排灣族語。

漢人開拓台灣,最早始於明末鄭成功的軍隊登陸琅嶠,剿討土番,並入據今日恆春西北方之槺榔埔,娶番女與土番議和拓墾。至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因發生著名的「牡丹社事件」,由欽差大臣沈葆楨巡撫琅嶠,到達時發現當地的地勢雄偉,進可攻退可守,惠風和暢四季如春,因此,上奏請准築城,而後奏准在琅嶠庄設縣,才稱之為「恆春」,寓意此地「四時皆春」,是屏東最早的縣治。

清光緒十三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為積極推行新政,在恆春設撫墾局,專司撫番、開墾事宜。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台灣割讓予日本,恆春改隸為台南縣恆春支廳,隨後改隸屬台南民政支部恆春出張所,次年,又恢復為「恆春支廳」。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改稱為「恆春廳」,光復後,隸屬於高雄縣,稱為「恆春鎮」,至一九五○年間,才編納入屏東縣治。而後,恆春鎮隨著環島公路完成,經濟日趨繁榮,各項建設突飛猛進,尤其自墾丁國家公園闢設後,一躍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休閒旅遊勝地。

恆春設治建城,是在清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興工建造,於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竣工。在《恆春縣志》中,有載:「周八百八十丈,除城門、砲台外,實計城身八百三十五丈九尺五寸,基厚二丈,深入地三尺五寸,由地至頂,外皮牆高一丈四尺五寸,內皮牆高一丈三尺四寸,面一丈六尺。東、西、南、北城門四座,南曰明都門,餘皆以其所向名之。計共用庫平銀十六萬七千三百九十餘兩」。

但是,竣工後的恆春城卻命運乖舛,遭逢地震、風雨肆虐,致使古城風光完整的日子極為短暫。台灣光復後,恆春古城仍被人們所忽視,且隨著地方建設進步,市區逐漸繁榮發展,交通建設日益發達,原有城門的門洞,已不敷使用,遂於一九六三年依照都市計畫,闢建東門側的道路。

恆春古城迄今仍保存四座城門,景觀各異其趣。從東門和北門,可以想像當時人們「出城」、「進城」的景象。東門為通往滿州鄉的通道,算是四座城門中較為完整,有一段城牆連接著城門,可以安全的漫步其上;城牆下方則闢為小公園,目前較顯為冷清。

道路兩旁的民房,與附近興築的公寓大樓,和東門古建築對映,一古一今形成有趣對比。登臨城垣遠眺,令人心曠神怡,往城外觀望,是一片青山綠野,中央山脈尾稜的三台山、赤牛嶺上「恆春八大古蹟」之一的鎮南宮,和國內首創的恆春生態農場,以及又名「鬼火」的出火奇觀等,皆為著名的勝景。

西門是整個恆春古城的早期商業中心,周圍的建築物林立,甚至侵占到城牆的建築。城內的福德路,是恆春著名的檳榔街,已有百餘年歷史;嚼食檳榔是恆春人的風俗習慣,不僅是恆春人的口香糖,也是婚禮、宴客、祭祀等場合所使用的上品。就景觀而言,從城牆或門洞往城內望去,因前方無高聳的建築物遮擋視線,古樸的市街,仍然很吸引人。

南門是四個城門中,結構保存最為完整者,也是變化最多的城門,在一九八○年曾經改建過,與原貌已有點出入。目前,還保留有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城牆。但南門和台灣許多城門一樣,因受交通的需求,變成孤立在圓環中的標的物。

南門原為通往墾丁、鵝鑾鼻的必經之路,不過,近年來因交通量驟增,新闢建外環屏鵝(台二十六號)公路後,車輛已不需再經古城,使得進出古城的旅客大為銳減,因而觀光客大多過境不入,影響恆春市區的繁榮發展。

至於北門,在昔日是進入恆春城的正門,如今,卻變為最偏僻、人跡最少的地方。現在北門四周,都可見得到新舊樓房,且兩側的城牆已修復完成,城門右側築有階梯,可供人登上城垣思幽懷古。

對外地人來說,北門不是很好找,但北門正對著虎頭山,景觀獨特而美,而且北門附近的建築物不多,在自然景觀上,可以得到良好的視野。在北門外,是淳樸的農村田園景觀,而北門內是熱鬧街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