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唐明皇時,長安楊崇義妻劉氏與鄰人李私通,欲殺崇義,一日崇義醉歸,劉氏與李殺之,埋枯井中,僮僕皆不知,惟一鸚鵡在架上,劉氏故令僮僕覓夫,並告官,官日夜捕賊不得,詣家檢校,架上鸚鵡忽叫,殺家主者,劉與李也。官捕二人拷問,備招情實,遂置二人於法,並奏明皇,明皇餵鸚鵡於後宮,封為綠衣使者,張說作綠衣使者傳。
──《開元天寶遺事》,虞愚書
《護生畫集》裡收錄的故事,都很動人。故事裡的眾生,都是我們日常生活裡很容易接觸到的,這些狗和鳥類朋友,跟人類生活久了,都能通達人性,因此自古以來的奇聞異志,收錄了不少有關靈犬和靈鳥的故事。本文的「靈鳥」,就是一隻能協助辦案緝凶的鸚鵡。
話說,在唐明皇當政時,長安城裡住著一個叫楊崇義的人;楊崇義的妻子劉氏,不守婦道,與鄰居一位姓李的男子私通,劉氏與李男為了長相廝守而起了歹心,密謀除掉楊崇義。
有一天,楊崇義在外喝醉了酒回到家中,劉氏與李殘忍地加以殺害,然後將楊的屍體投入枯井中,填土埋了,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這件謀殺案,連楊家的僮僕都沒人發現,唯一清楚明白的是養在架子上的那隻鸚鵡。
天明了,劉氏故意讓家中僮僕出外到處去尋找楊崇義,並報官說丈夫失蹤了。官府接了案子,也盡責地追查楊崇義的行蹤,卻始終沒找到,於是派了衙役到楊崇義家去訪查並蒐證,想找出蛛絲馬跡。
官爺們來到楊家,忙碌地搜索時,架子上的鸚鵡忽然開口說話了。牠說:「殺我家主人的,就是我家主母劉氏和隔壁家的李姓男子。」這鸚鵡可真有靈性啊!早說了,一定被家主母給殺了滅口;晚說了,後果也一樣;只有挑對了時間說,還要說給官爺們聽,才叫協助辦案。
這官爺一聽,立即將劉氏和李姓男子捉起來送官,經過拷問,他們終於招出實情,官府於是將兩位殺人犯法辦,並將這件奇案上秉唐明皇。
唐明皇也欣賞這鸚鵡的神奇和靈性,於是將鸚鵡餵養在後官,並封牠為「綠衣使者」;張說還為這鸚鵡寫了〈綠衣使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