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婆果殼外部是鮮豔的朱紅色,果實分成四、五個分果,成熟後果皮裂開,內藏著種子,種子深褐色,帶有光澤,外型就像鳳眼,因此又有「鳳眼果」的雅稱。圖/王麗娟
文/王麗娟
蘋婆果殼外部是鮮豔的朱紅色,果實分成四、五個分果,成熟後果皮裂開,內藏著種子,種子深褐色,帶有光澤,外型就像鳳眼,因此又有「鳳眼果」的雅稱。
台灣早期社會,物資條件缺乏,種一顆蘋婆,便可嘉惠左鄰右舍。烤著吃,香氣十足,口感有如栗子、菱角,是鄉下小孩最天然的零食。蒸煮,甘甜清爽像地瓜般的鬆軟,風味獨特。也可先蒸熟,外殼易除,再煮成甜湯。腦筋動得快,用蘋婆取代栗子包進粽子裡,更是省錢美味的方式。
將蘋婆放入水中清洗,未成熟或空心的會浮起來,先一 一挑除,蘋婆的黏液會產生泡沫,須細心的搓揉到沒有泡沫才可以,為了養生,什麼都不加,放入電鍋蒸熟,黑色的外種皮會產生裂縫,沿著裂縫可以輕鬆的剝除硬殼,比剝栗子還輕鬆,再剝除一層半透明狀淡褐色的種皮,內層的種仁呈現蛋黃般的柔美。蘋婆果又稱九層皮,吃一顆,著實要費點力氣。
剝好的蘋婆外殼全都笑開懷,非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