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8】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42

星雲大師 |2019.07.25
1576觀看次
字級
在佛光淨土裡,呈現的是慈悲喜捨的社會,是常樂我淨的世界。圖/周云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 7

如何規劃一期的生命

【問】請問大師,當我們了解了宇宙人生的種種狀況後,應該如何規劃這一期的生命?我們要如何才能圓滿人生呢?請大師開示。

【答】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人生規劃,孔子:「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就是孔子的生涯規劃。
我也曾經把自己的一生,以每十年為一個時期,規劃出「成長、學習、參學、文學、歷史、哲學、倫理、佛學」等人生八個時期,並且最後把一切都回歸到「佛法」裡,因為在佛法的「一真法界」裡,生命才能圓滿。
談到佛法,佛教並不是不重視知識理論的宗教,佛教是知識再加德行的宗教。在社會上,一般人認為學問技能是為了適應生存所需,但是有學問有技能的人不一定生活得愉快,即使是通達世間的科學、哲學、文學,但對於宇宙人生仍然是枝末的了知,不能徹底明白。
因為世間的知識是有漏學,佛法才是無漏學;世間的知識利害參半,像剛才所說的科學,就是一方面造福人類,一方面也在危害人類。佛教雖然也很重視知識,但佛教的知識是絕對有益而無害的。佛教的知識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是去除自私而從內心獲證的知識,不像世間知識從外在的現象上去了解。
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內在的般若智慧,去除無明愚痴。從佛法看,不能了知生死就是愚痴。愚痴也不是完全沒有知識,我們從愚痴的「痴」字上可以看出,「痴」字本來是知識的「知」,在知字上面有「病」字頭,所以知識有了毛病就是愚痴。
愚痴是心性的暗昧,沒有通達事理的智慧,也就是「無明」。因為愚痴,所以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受著無窮的痛苦,不能解脫,不能認識自己。但如果從「佛性本具」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具足成佛的性能與智慧,當初佛陀成道時就曾發出宣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意思是說,人人都有佛性,都可成佛,只因煩惱、無明覆蓋,不能見到自己的真如自性,就如明珠蒙塵、烏雲蔽日,因此有憂悲苦惱,有生死煩惱,有人我是非,有好壞善惡,有種種的不如意、不滿足等,這些都是人生的缺陷。
學佛修行就是要拂拭心中的塵垢,讓我們的心光顯現,真如現前,獲得一個圓滿自在、不生不死、沒有人我對待、沒有時空限制的解脫境界,這是學佛修行最終的目標。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只有三毒息,三慧朗,才能獲得身心自在、歡喜安樂的解脫境界,這就是真如現前、大圓滿的世界,也就是證悟的世界。因此,人生要如何求得圓滿?唯有學佛才能充實人生、認識人生、證悟人生,只有學佛才能圓滿自己、完成自己。

【問】我們知道佛光山一直在弘揚人間佛教,希望能建設人間淨土,請問大師,要如何建設人間淨土?大師理想中的人間淨土又是一個怎麼樣的淨土呢

【答】在佛教裡,淨土的種類很多,包括彌勒淨土、彌陀淨土、藥師淨土、華藏淨土、維摩淨土等。各種淨土雖然各有其殊勝之處,然而華藏淨土是以佛果的境界來看待一切,所以很難被一般眾生所理解;藥師淨土雖好,但現代科技文明一日千里,許多已開發國家已經達到藥師琉璃淨土衣食豐足、住行無缺、醫藥發達、生活無憂的境地;極樂淨土因為須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才能決定往生,似嫌太難;彌勒兜率淨土雖然比較簡易,但將來仍須下生人間;唯心淨土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行者容易認為泛談;維摩淨土雖是不二法門的人間淨土,但是若不深究,則容易被誤導為在家佛教……
因此,人間佛教所要成就的淨土,就是融攝各種淨土的精華,而又能落實在人間的「佛光淨土」。
所謂「佛光淨土」,其實就是一個「佛化的世界」,在佛光淨土中,每一個人都皈依三寶,受持五戒,明因識果,廣結善緣。佛光淨土是一個「善美的世界」,在佛光淨土裡,大家所看到的都是美麗的事物,所聽到的都是悅耳的聲音,口中所說的都是良言美語,手中所做的事情都是善行義舉。佛光淨土是一個「安樂的世界」,在佛光淨土裡,人與人之間沒有嫉妒,只有尊重;沒有憎恨,只有祥和;沒有貪欲,只有喜捨;沒有傷害,只有成就。佛光淨土是一個「喜悅的世界」,在佛光淨土裡,人人都翱遊在和煦的春風中,家家共沐在佛法的慈光裡,時時都是良辰美日,處處都是般若天地。
佛光淨土也是一個「五乘共法」的淨土,五乘就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在中國有儒、釋、道三教,在西方則有天主教、耶穌教。儒家講修齊治平,可綱維人倫,等於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穌教主張生天,等於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講返璞歸真、清淨無為、任性逍遙,等於佛教的「聲聞、緣覺」乘思想。人間佛教重視當下的淨土,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問題,所謂「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業」,屬於菩薩乘的思想;主張「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聲聞、緣覺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業,進而實踐菩薩道的慧業。
在佛教的五乘中,人天乘的佛教重於入世,聲聞緣覺乘的佛教重於出世。而佛光淨土是具有人天乘入世的精神和聲聞緣覺乘出世的思想。
佛光淨土是以菩薩為目標,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覺覺人。因此,五乘佛法的調和,就是佛光淨土的思想。
至於佛光淨土的建設,主要是透過人間佛教的弘揚,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到生活裡,深植在每一個人的心田中,讓人人心中有佛,則眼睛所看的都是佛的世界,耳中所聽的都是佛的聲音,口中所說的都是佛的語言,心中所想的都是佛的恩德;當身心獲得淨化,當下就是佛光淨土現前,就能過著解脫自在的佛化生活。
所以,人間佛教所希望建設的佛光淨土,是一個富而好禮的人間淨土,是一個普世和諧的人間淨土,是一個法喜安樂的人間淨土,是一個佛光普照的人間淨土;在佛光淨土裡,呈現的是慈悲喜捨的社會,是常樂我淨的世界。人間淨土的建設,需要傳承、接棒,所以未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淨土建設在人間。(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