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賞梅記。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此次日本賞梅之行中,有關庭院花園式的賞梅地點,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一個是しょうざん(Shozan)庭園,另一個則是二條城的梅園。
しょうざん庭園
しょうざん庭園是一個大量使用北上台杉和紀州青石,搭配梅樹和楓樹的優雅豪景庭園飯店。他們每年三月舉辦「梅見之宴」,我們剛好躬逢其盛。既是梅見之宴,除料理以梅為主,所用茶具、餐巾、餐具都設計有梅花的圖案,配合牆上的梅畫,真是清雅至極。
享受完「梅見之宴」後,我們漫步在有台杉森林的迴游式庭園,園中有峰玉亭、湧泉閣、聽松庵、玉庵等建築。梅花則散落在這些日式建築之中、或漫步的小徑兩旁、或有人工小橋流水的溪畔,有白色及粉紅、大紅等,花開雖只六、七成,然淡淡清香散布在初春的冷冽空氣中,夾雜著淙淙流水聲,洗滌著遊客的旅塵,濾去凡俗的雜念,澄懷清慮,令人感到無比舒暢。
我們就這樣漫步到另一座日式建築裡,園方請出了藝妓為我們表演傳統茶道。藝妓傳統的裝扮,身著和服配合著優雅嫻靜的動作,加上泡茶的茶座背景是一面落地窗,窗外綠草如茵、梅枝橫斜,簡直是一幅極美的日本傳統水墨美人畫。於是茶菸在每人的指間緩緩升起,空氣中則飄盪著淡淡的茶香,舌尖浸潤著日式綠茶的滑潤與甘醇。這些,在在都讓我深切的體會到古人所謂「四美具」,也就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俱全的滿足與愉悅。
由於我們預計停留在這裡的時間不多,因此我喝了幾杯茶後,忍不住又跑到外面庭園去拍攝梅花。我發現梅花之勝於櫻花者,除了香味外,梅花枝幹蒼勁有力、橫直交雜的姿態之美,這也是櫻花所無法比擬的。
二條城的梅園
元離宮二條城(俗稱二條城)原為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所建,後為豐臣秀吉所繼承,最後因戰亂而毀。現存的二條城是日本慶長六年(西元一六○一年)德川家康作為保衛京都御所(皇宮),以及提供德川家族上洛(進入京都的較正式說法)時的住宿而重建,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
由於我曾在二○○九年秋天到此賞楓,領略過這座古城的氣勢與風雅,所以這次算是前度劉郎,不過目的不同,這次純粹是為了梅花而來。
根據記載,二條城城內西南部的「梅林」是於一九五四年砍伐了一大片青剛櫟樹林後所植,後來在通路南側擴大補植,約有一百三十棵梅花樹,品種有:紅梅、白梅、粉紅(桃色)梅,也有日本人特別喜歡的垂枝梅等。其中有一棵更是同時有紅、白二色梅花的珍貴品種──源平咲き分け(げんぺいさきわけ)。
由於趕著要去另一個行程,因此我們進入城內後,直奔梅林。梅花果然不負我們所望,滿枝盛開地等著我們的到來。日本人稱花開為「咲」,「咲」在中國古文中同「笑」;日本人也真有創意,拿這個字來形容花開,不過想來也十分貼切。當我們走進梅園,滿園花開,還真的感覺梅花對著我們展開「咲」顏呢!
我們很幸運,鼎鼎有名的「源平花開」二色梅花,正花枝招展地迎接著我們。所謂二色梅花是指一棵梅樹夾雜長著白及粉紅亮色的花,這兩色可不是接枝而來,所以珍貴。我發現這株「源平花開」,不只兩色花令人讚賞,枝幹的姿態轉折一樣甚有可觀。最後,我們也帶著滿滿的咲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