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絕活兒】刻鋼板

文/吳芳枝 |2019.05.07
6088觀看次
字級

文/吳芳枝

民國七十五年以前,學生的試卷、講義、校刊、海報、宣傳單,凡是需要複印的資料,都是用鋼板來作業,這種印刷方式曾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在沒有影印機的時代,需要大量的紙張資料,刻鋼板可說是最快速、經濟的印刷方式。鋼板、蠟紙、鐵筆、印油、橡膠刷是刻鋼板的必備工具,首先把蠟紙平鋪在鋼板上,將內容用鐵筆刻寫在蠟紙上,蠟紙經鐵筆刻畫過會留下痕跡。然後將刻寫完成的蠟紙固定於油印機細密的濾網上,用沾了油墨的滾輪從濾網滾過,油墨便透過臘紙印在白紙上,滾一次印一張。

刻鋼板看似簡單,需要經驗,掌控筆力不容易。鋼板很硬,蠟紙很滑,又硬又滑,太用力,蠟紙會破,太輕了,字刻不清楚,很難得心應手。記得第一次刻鋼板,因力道不均,印出來像一張大花臉,浪費了好幾張蠟紙,還是不盡理想。

花許多時間練習,字體仍歪歪斜斜,一段時日後,才熟能生巧,速度和字體終能掌控自如。

用油印機印刷,剛開始也以為易如反掌,卻弄得滿手油漬,印出來的試卷油墨濃淡不一,多次試驗後,發現滾筒上的油墨,要在油印台上多滾動幾次,才能沾得均勻。

後來,我學了POP和美工設計課程,才懂得一點小竅門,字愈寫愈工整,字體也多了變化。小妹寫得一手好字,刻鋼板像打字一樣整齊,靠這項絕活兒在印刷廠和補習班兼職,有時忙不過來,我也濫竽充數,賺點小費。

自從發明影印機後,刻鋼板就消失了,我儲藏的油印機變成骨董了。這些舊物現代人大多不了解,我一直不捨丟棄,那段刻鋼板的歲月,是一分特有的時代記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