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讀的圖畫書】走出生命迷途《山中》《皮諾丘前傳》 文/施佩君 |2019.04.14 語音朗讀 35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山中》 圖/大塊文化提供《皮諾丘前傳》圖/大塊文化提供翻開繪本,展開脫離日常的旅程。空間跳躍,在《山中》迷走,體驗自然系的魔幻;時空穿梭,到《皮諾丘前傳》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看生命如何無中生有,從一截枝椏成為一棵大樹。 圖/大塊文化提供翻開繪本,展開脫離日常的旅程。空間跳躍,在《山中》迷走,體驗自然系的魔幻;時空穿梭,到《皮諾丘前傳》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看生命如何無中生有,從一截枝椏成為一棵大樹。繪圖/馬努葉爾.馬爾索 大塊文化提供繪圖/亞歷山卓‧桑納 大塊文化提供 文/施佩君 翻開繪本,展開脫離日常的旅程。空間跳躍,在《山中》迷走,體驗自然系的魔幻;時空穿梭,到《皮諾丘前傳》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看生命如何無中生有,從一截枝椏成為一棵大樹。 迷路是偶然或必然 《山中》是西班牙繪本作家馬努葉爾.馬爾索(Manuel Marsol)與文字作者卡門.奇卡(Carmen Chica)合作的第二本繪本,書的發想點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的一句話:「我們必須在森林裡迷路。只有在迷路的狀態下,我們才能感受真正的意義。」故事沿著「迷路─找尋─回歸」的軸線進行,藉由送貨員內急的意外跳脫現狀進入山中未知的世界,而找尋的過程即是意義所在,當最後尋回道路又恢復成送貨員時,同樣一個人已是兩種不同的狀態。 第一次讀《山中》即聯想到台灣民間傳說「魔神仔」。小時候聽媽媽說的魔神仔故事,未雜揉厲鬼信仰,而是一種喜歡出沒在山林間好奇、調皮的精怪:它會故意讓人迷路,帶到荒山野嶺捉弄一番,但很少傷害人類,被誘拐的人最後也都會被尋獲。這本書的原版書名是以日文發音的Yōkai,即妖怪的意思。文字作者卡門.奇卡說,「Yōkai並不是可怕的妖怪,而是山中動植物變成的精靈。」與魔神仔有相似的概念。魔神仔誘拐或送貨員變身妖怪,會不會都是人們返回自然懷抱時欲盡情撒野的藉口,或是將人與自然融合的想像形象化的手段? 儘管繪本不強調「害怕」,我們從送貨員的肢體表情也不見迷路者的慌張與迷茫,反而感覺從容不迫,樂在其中;可是在主角之外的「風景」裡,那些樹木、岩石、花草、水紋的線條與濃重的色彩,仍有馬努葉爾.馬爾索刻意留下對恐懼的探索,猶如畫中放大的耳朵可以聽見老鷹展翅上騰,放大的鼻子可以聞見花朵芬芳,放大的手能觸摸樹皮的粗糙、放大的腳能感覺溪水的沁涼,馬努葉爾.馬爾索為山林景物覆上的神祕面紗是為了讓我們感受好奇與恐懼,回到兒時「害怕又想玩」的心理。 《山中》的圖有強烈的敘事魅力,每一頁都能牢牢抓住讀者的視線。雖然光靠圖畫也能完整說出一個故事,加上文字與適當位置的編排,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仔細閱讀會發現,文字只出現變身前後階段,主角變身中,一如野生動物不需語言,文字也恰如其分的靜默。而最後回到現實,送貨員開著貨車下山時,一句「現在幾點了?」道出重回文明之後的恍惚,有一種「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的懷疑,到底山中的自己是真實的,或山外的自己是真實的? 《山中》故事一開始,送貨員的車子照例行駛在山路上,前方的洞穴裡已埋伏著一雙紅眼睛,我們不禁要問:迷路是偶然或是必然?而這個問題,也將伴隨我們在閱讀下一本書的旅程中,生命的誕生及往後的發展,是偶然或是必然? 繼續思索保持覺醒 義大利作繪者亞歷山卓.桑納(Alessandro Sanna)以經典童話《木偶奇遇記》為藍本再創出《皮諾丘前傳》,全書除了開頭與結束的兩句話,沒有文字,完全以圖像敘事。桑納用流暢的分鏡串連閱讀動線,呈現角色的轉折;讓斑斕的水彩在紙面流動、滲染、交融、擴散,敷演生命初始的混沌與奧祕,以及電光石火每一瞬間飽合的情感。構成小樹枝身體與其他角色剪影的線條,充滿變化與生命力,將一場追尋自我冒險旅程中的抑揚頓挫凝鍊在畫面裡。在《木偶奇遇記》中,善惡分明,皮諾丘的成長是嘗盡不聽話的苦頭,改過自新而得以「重生」為一個真正的男孩。但在《皮諾丘前傳》中,桑納卻不以善惡評價,他說:「皮諾丘是讓我談論前世與來生的藉口,我們從何處而來?我們接著要往何處去?這些是激發我創作這本書的問題。」 我為何而來?我將往何處去?或 者,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不認為桑納在《皮諾丘前傳》中有給出答案,他只是提醒我們要繼續思索,要保持覺醒。皮諾丘變成大樹乃至後來變成男孩,都只是短暫的意義,而不是生命的目的,反而是當他身處於狂風呼嘯、冰天雪地、火焰燃燒、巨大蟒蛇及海中鯊魚吞噬等種種險境時,以及在他與野貓、狐狸、白鳥等動物們產生交集時,在意識上展現出的自由意志,肯定了他的生命。 閱讀《皮諾丘前傳》有一種淋漓暢快感,一者是徹底折服於桑納畫筆之下的美感體驗,二者是解讀圖像語言的隱喻帶來的挑戰,三者是最後從奔跑的樹枝長出新葉及接下來的畫面裡所感受到的生之勇氣,彷彿最後展開的不是小樹枝的故事,而是自己。 前一篇文章 廖文輝 寫給世界的馬來西亞史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哪一種 社群 能留住用戶?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閱來悅愛《這裡,那裡》】沒有最完美的生活選擇【閱來悅愛】《我的腦袋去哪了?》 隨時隨地探索想像世界【閱來悅愛】《盆栽先生》 從植物思索人生功課【閱來悅愛】《紅燈先生和綠燈先生,不想工作了!》幽默探討工作意義【閱來悅愛】以待客之道款待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