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雲英
老公對前來幫他按摩的復健師讚不絕口:「你的動作真輕巧,哪像我兒子粗手粗腳的。」復健師微微一笑:「這句話好熟悉,我媽也常對別人這麼說。」
兒子下班回來,先幫老爸馬兩節獻殷勤,但偏偏力道太大,不得要領。老公忍著疼痛,又重複了一遍對復健師的讚賞,兒子反駁道:「可是我們公司長老級的職員,都說我既溫柔又體貼耶!」「真是大言不慚。」老公嘴裡雖這麼說,臉上卻泛起了微笑。
我們總是輕易看見別人的好,對身邊的人事物反而看不真切;我們常不吝惜給予陌生人美言,對親近的人則百般挑剔。
宛萍自從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後,即宣告下不為例。她偷偷跟我坦承,每個人提及兒女皆口沫橫飛,似乎個個都出類拔萃,不像她兒子,念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出了社會也沒個定性,一年到頭都在換頭路。因此她決定不再公開露面,以免出醜。
但據我觀察,「報喜不報憂」是多數人的通病。例如薔薔一再炫耀女兒的醫學院男友,卻避而不提她大學已念了五年還畢不了業的事實;淑麗的兒子自小就是資優生,但畢業多年一直不肯出外謀職,對外宣稱是自由工作者,其實是躲在家裡玩股票度日。然而同學會上,每一個人盡挑好聽的話說,至於那些無可奈何就三緘其口。
羨慕別人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也許,別人家的孩子並沒有多麼成器,而你們家的孩子也不見得上不了檯面,根本不必妄自菲薄。你一味羨慕別人的孩子優秀,或許,人家還羨慕你家孩子貼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