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眼】陳澄波之嘉義公園

文/廣容 |2019.03.11
3229觀看次
字級
嘉義古稱「諸羅」,歷史超過四百年,文化底蘊深厚。嘉義公園內處處可見歷代遺存的歷史文物,佔地廣達26.8公頃,嘉義老家風景也成為陳澄波創作的主題之一。

文/廣容

陳澄波1895年出生於台灣嘉義,1924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6年,陳澄波先生以〈嘉義街外(一)〉榮獲日本帝展入選,是台灣以西畫入選第一人,可說是莫大的殊榮。1927年,連續第二次以〈夏日街景〉獲得入選。1934年,楊三郎、李石樵、顏水龍、李梅樹、廖繼春、立石鐵臣、陳清汾等畫家成立臺陽美術協會,並致力於描繪台灣各地風景樣貌,影響了台灣近代美術界的重大發展,1947年因228事件不幸遇難辭世。

嘉義古稱「諸羅」,歷史超過四百年,文化底蘊深厚。嘉義公園內處處可見歷代遺存的歷史文物,佔地廣達26.8公頃,嘉義老家風景也成為陳澄波創作的主題之一。這幅〈嘉義公園〉(見圖,第四回臺陽展名〈辨天池〉,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圖檔)中,近景有丹頂鶴及白鵝正低頭覓食及戲水,中景是蓊鬱的大樹,遠景有小橋及遊客,層次井然;誇大扭轉的樹枝,凸顯了樹木之生氣。陳澄波筆下的南台灣陽光,燦爛溫暖,近乎野獸派的狂野筆觸,在扭曲線條中感受到一股內蘊的熱情,色彩層次豐富,構圖景深布置用心,讓人感受夏日樹木之蓊鬱,原始的氣息與生命力穿透畫面。

陳澄波兒子陳重光先生回憶說,小時候常跟隨父親去嘉義公園寫生。父親描繪大樹時,拿畫筆的氣勢就像是在練劍道一樣,氣勢磅礡而精準。畫一段落之後,父親喜歡詢問身邊民眾的意見,聊聊畫作,然後再繼續畫畫。當時陳先生年紀小,父親作畫,他在旁邊附近玩耍,是難得親子共樂的溫暖時光。 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藝術成就令人讚歎,呈現溫暖真摯的台灣人文風景,胸中那股對於台灣家鄉熱烈的愛,已化為永恆的油彩,是嘉義公園之美麗溫暖風景,也是玉山那一抹永恆的天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