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豆花涼米線。圖/穀莊稼
豆腐 圖/穀莊稼
文/穀莊稼
在我國小三年級的某一天,拿著長棍子在灶腳撥弄炭火,準備放大蕃薯在炭火裡面烤,燜熟。我擔心炭火不夠,媽媽要煮豬菜葉,我就順便丟幾粒地瓜進去一起煮。
天黑了,哥哥在堆肥,從牛舍的糞堆裡跑出來透氣,抬頭看到灶腳的煙囪冒出火星,緊張地大叫,不要再攪火炭了。煙囪出火星,等一下不小心把草厝燒著了,可不好玩呢!
我只想到火燒愈大,大地瓜就愈快熟,沒注意哥哥在外面喊,仍然奮力在灶火裡攪來攪去。蹲在灶前看著灶火,愈燒愈旺,搬幾根大塊那拔仔柴塞進去,就走出屋外透透氣。
天空中,一隻大紅面鴨飛過來。不久,厝尾頂又有一隻鴨飛在天空中,不曉得是誰家的?
火燒厝喔!火燒厝。
原來是鄰家的兩兄弟,哥哥丟鴨公鴨母,弟弟家卻在火燒厝。
一時之間,左鄰右舍丟下手邊的工作,正在吃飯的人也顧不得手上拿著碗,就拿著桶子跑到水井邊舀水,一個接著一個奔跑,飛快地去救火。
我全身溼透了,坐在牛車上,夜風一陣陣吹來,渾身發抖,牙齒上下嘎嘎作響。回到家裡翻攪炭火,幾粒大蕃薯滾出來,熟透了,一口一口吃不停。
媽媽叫我去買米線回來煮,我手上拿著熱地瓜,一面跑,一面跳,跑到商店告訴老闆買味素?米線?糟糕!是味素,還是米線?
老闆好心拿米線和味素叫我先帶回家,改天再來算帳。我身上帶十塊錢就直接交給老闆找錢。走到轉角處,忽然停電,路燈熄滅了,伸手看不見五指,我驚嚇得嚎啕大哭。老闆提著燈籠走過來,帶我回家,我的哭聲引起媽媽跑出來,看個究竟。
媽媽看我手上一堆東西……問我,我說:「忘了要買味素,還是米線。」
這是我把台語的米線唸成味素的童年趣事,而雲南的「過橋米線」更為人津津樂道。
來自昆明的師莉娟小姐用雲南米線料理的「豆花涼米線」,做法簡單。她說這道豆花涼米線是雲南家常菜,本來是直接把豆花淋在已經拌好醬汁的米線上,清淡爽口。但為了排盤的美觀,她不用豆花,而用豆腐。
食材:
豆腐、米線、鹽、糖、醋、辣椒蘸水調味包、香檬汁、豆腐乳
作法:
米線浸水泡軟20分鐘,用水煮熟,冷水沖涼,拌鹽、糖、醋、辣椒蘸水調味包、香檬汁混合的醬汁,再拌豆腐乳。豆腐用心形模型切割,擺放在米線周圍,美觀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