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邊城之戰(下)

文/林一平 |2018.12.25
1947觀看次
字級
休斯頓 圖/林一平
拿破崙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1836年春,墨西哥精兵圍攻阿拉莫(Alamo)。阿拉莫城的民兵阻擋墨西哥軍隊十三天,為美國指揮官休斯頓將軍(圖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組織四百人的軍隊。

墨西哥攻破阿拉莫城後,休斯頓在岡薩雷斯迎接逃離戰場的狄金森太太。狄金森太太告知墨西哥安納總統的強大兵力後,休斯頓極為震驚,指示居民避難,收兵向東撤退。當時下雨泥濘,休斯頓退得相當狼狽,史稱「Runaway Scrape」,是「速逃後退」的意思。很多德州人不諒解休斯頓的撤退,說他是懦夫。

其實休斯頓在撤退時,集結一路前來投靠的民兵達一千五百人,並對這群烏合之眾進行基本的軍事訓練。墨西哥總統安納將軍隊分為三支,企圖包圍德州人,當中一支追趕到休斯頓。1836年4月21日中午,這一支墨西哥軍隊在聖哈辛托(San Jacinto)紮營午休(Siesta)時,遭到休斯頓率領數百兵力偷襲。行動之前休斯頓精神講話,勉勵部下毋忘阿拉莫。休斯頓將兵力布署在布法羅河口(Buffalo Bayou),地點隱蔽性佳,但也無路可撤退,可謂背水一戰。經過不到十八分鐘的戰鬥,一舉擊敗了安納所率領的六百人軍隊並俘虜了安納本人。

安納被迫簽下貝拉斯科條約(Treaty of Velasco),承認德州的獨立。在此一役,休斯頓腳踝中彈,回美國療傷。1836年8月4日,「德克薩斯之父」奧斯丁宣布參選德克薩斯共和國總統。因為他幫助舊移民,貢獻很大,讓他很有自信會當選;沒想到,在選舉前兩周殺出程咬金,休斯頓在8月20日也宣布要參選總統。奧斯丁嘆氣:「很多舊移民太盲目了,無法看清他們真正要的是啥,就會投他(休斯頓)一票。」1836年9月,休斯頓被選為德克薩斯共和國的首任總統。為了紀念休斯頓的功勳,德州第一大城市以他命名,而4月21日則被定為聖哈辛托日(San Jacinto Day)。

許多人好奇,號稱「西方拿破崙」的安納若遇到拿破崙本尊,會有何結局?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圖二)於1815年在滑鐵盧(Waterloo)戰敗後被囚禁在大西洋聖海倫娜小島(St. Helena),最後死於1821年。香農.賽林(Shannon Selin)寫了一本小說《拿破崙在美洲》(Napoleon in America),假設拿破崙在1821逃離小島,來到美洲。那麼啥事會發生?

小說敘述拿破崙在1821年病危時被部下救出,來到美國的紐奧爾良(New Orleans),此時各方人馬來探訪他。他的舊部屬,希望他再度征服法國;在加拿大的法國人,希望他能將加拿大由英國人手中解放;美國的冒險家,希望他由墨西哥手中搶奪德克薩斯;而他的兄弟約瑟夫(Joseph),則求他到紐澤西平靜的安享天年。本文不敘述小說情節的發展,而是想像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拿破崙挑戰墨西哥,那麼他必會與自封為「西方拿破崙」的安納對決,也必能打敗安納,那麼阿拉莫戰役就不會發生。為何說拿破崙能戰勝安納呢?因為安納是以向心作戰方式圍攻阿拉莫城堡,美國人苦守城堡,戰敗是遲早的事;而拿破崙擅長內線作戰,以寡擊眾,是向心作戰的剋星。拿破崙不會死守城堡,他會不斷保持主動,隨時抓住敵人的弱點,出城迎戰,利用小部隊快速的運動,達到迅速決戰的效果。美國牛仔專精在騎馬奔馳時射擊,很適合拿破崙的戰術。阿拉莫戰役時,美國牛仔們以己之短對敵之長,被動防衛城堡,難怪失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