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梁上有雙燕,翩翩雌與雄;
啣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
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
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慈母念,今日爾應知。
──唐.白居易詩,虞愚書
這首〈燕詩示劉叟〉為白居易所作,描述燕子長大離巢,母燕對小燕子的殷殷思念。話說,有一家人的屋梁上,飛來一對燕子夫妻,牠們商議著,對在這裡築巢覺得滿意又安全,於是,雙雙去銜泥,在梁間築起巢來。巢築好了,母燕在巢中生下四個卵,不久就孵出四隻小燕子。
巢中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乳燕日日夜夜的都孜孜叫著,叫爸爸媽媽趕快餵牠們吃蟲蟲。那些小蟲哪那麼容易捕捉呢?可是看著張得大大的黃色小嘴,燕子爸媽怎忍心讓心愛的孩子挨餓?於是一趟又一趟地飛來飛去,為孩子張羅吃的。牠們的嘴和爪子都因為啄抓樹枝樹幹和蟲子,疲倦了,也受傷了,但是燕子爸媽一心餵飽嬌兒的心,卻永遠都不會疲累呢。這樣無時無刻的辛苦著,好不容易過了三十天,看那燕子爸爸和媽媽都變瘦了,但是小燕子卻一隻隻肥嘟嘟的。
孩子羽翼未豐,除了餵飽牠們,還得教育牠們。在喃喃燕語中,燕子媽媽教小燕子說話,將孩子身上那稀稀疏疏的羽毛梳得整齊美觀,還教孩子飛翔。孩子身上的羽毛一天比一天豐盛,翅膀強而有力了,有一天牠抖抖翅膀,張開羽翼,奮力一舉,飛起來了!燕子媽媽立即引導牠們飛到庭院的樹枝上,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吧!
小燕子的視野忽然開闊了,離開小小的窩巢,離開屋梁,外面是如此海闊天空,牠們頭也不回地展翅飛走了。四隻小燕子,一下子飛得不見蹤影。心愛的孩子,你們就這樣走了嗎?燕子夫妻一聲又一聲呼喚著孩子,巢,空了,燕子夫妻思念小燕子,終日哀傷的啁啾。
燕子啊!不要再悲傷了,回想起你們還是小燕子的時候,不是也一樣,翅膀硬了就離家了嗎?那時候你們的媽媽就像你想念孩子般的思念你們呢,現在你們為人父母,終於體會到這種心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