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

江俊亮 |2025.11.03
98觀看次
字級
心保和尚(右)為十方禪林「十一面觀音」開光。圖/記者江俊亮
十方禪林三十三觀音殿、千佛殿、懷師紀念館落成典禮,由開山方丈首愚法師(中)主法,心保和尚(右2)、心道法師(右3)、明光法師(左3)、果東法師(左2)、大慧法師(右1)、禪琳法師(左1)同賀。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新竹報導】位於新竹縣峨眉鄉的「十方禪林」,由開山方丈首愚法師以「實行正道,莊嚴世界」為宗旨,歷經四十年弘揚人間般若正法,十一月一日舉辦三十三觀音殿、千佛殿、懷師紀念館及製茶廠落成典禮,多位佛教界長老齊聚開光,共同見證禪林開啟新頁。

「十方禪林」三十三觀音殿、千佛殿、懷師紀念館落成典禮,由開山方丈首愚法師主法,並邀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靈鷲山開山宗長心道法師、大雄精舍住持明光法師、法鼓山退居方丈果東法師、台中市佛教會理事長曁廣修禪寺住持大慧法師、台中市佛教會常務理事曁鑑凡寺住持常戒長老尼、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禪琳法師、十方禪林住持開寶法師等多位高僧大德開光,現場梵音繚繞,場面莊嚴隆重。

首愚法師開示表示,十方禪林打造為大眾心靈的家園,希望為正法、正教盡點心力。感恩南懷瑾老師的栽培,因此在禪林二樓特別闢建懷師紀念館,展出南懷瑾老師的著作、墨寶等,祈願秉持南懷瑾老師的願力,將佛學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佛日增輝 為人間佛教發心發願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主席團主席暨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十方禪林清淨莊嚴,開山四十年來,利益大眾、饒益有情。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日前到梵蒂岡會晤教宗良十四世,當地有個許願池,很多人在那裡許願;他認為佛教徒也要發願,而且要發大願,這樣菩提道才能走得長遠、堅固,更有力量。

心保和尚指出,十方禪林開山方丈首愚法師,早期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部,對佛光山的活動一向非常護持,二○一五年曾獲推選為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監事長,也擔任過主席,他不僅非常尊敬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本身也為人間佛教發心發願,祝願十方禪林開山四十周年,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十方禪林是在一九八五年時,由首愚法師於峨眉湖畔開山,四十年來以「見地、修證、行願」六字心法為核心,實踐教育、弘化與慈濟三大宗旨,致力推動佛法生活化與社會化,成為台灣重要的禪修與人文教育道場。

法輪常轉 化解社會動盪與焦慮

首愚法師曾於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九年間,就讀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並出任男眾學部糾察,極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愛護,曾在佛光山閉關專修般舟三昧四次,也得佛學家、國學大師南懷瑾指導。

一九七九年,首愚法師擔任大乘學舍監院,一九八五年闢建峨眉湖畔的十方禪林,以「重現唐宋古風,創建現代禪林」的理想興建道場。

十方禪林殿堂造型簡約質樸,房舍四周樹木扶疏,庭園造景如畫,禪意盎然,近年更擴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生命科學園區」,著力墾植農園,種植松柏、香樹、果樹、茶樹、咖啡樹、花草、藥草等,作為法眾農禪行憩區。

當天同步啟用的「十方製茶廠」,可自產茶葉供應「茶味一禪」與「香積園區」活動,融和修行、自然與生活美學,體現「法在人間」的禪意生活。

近年,十方禪林也積極推動宗教對話與世界和平,倡導生態環保與護生理念,期以佛法智慧化解人心焦慮與社會動盪,讓世人共享「幸福美滿、清淨自在」的人間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