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暑假期間孩童吃多動少,造就許多「小胖子」。專家提醒,年幼肥胖的孩童,恐對身心帶來不良影響;最新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特別是小時候就出現的肥胖,會大幅增加成人一生中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
董氏基金會昨日引述國外研究發現,孩童在八歲或十三歲體重超重,其一生中發生重度憂鬱症風險,相較於體重未超重孩童,整整高出三倍;兒童和成年時皆有體重過重,再與只在成年時期體重過重者相比,其罹病風險更高出四倍。
此研究今年五月刊載於《每日科學》,為荷蘭自由大學醫學中心進行,以一九○七至一九三五年間出生,並於一九六七年居住在冰島雷克雅維克的居民為對象,於二○○二至二○○六年進行研究,受測者共八百八十九名,平均年齡七十五歲;研究發現,孩童在八歲或十三歲體重超重,將增加其一生罹患重度憂鬱症風險。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體態與憂鬱症的關係尚未有明確結論,其因素可從生理、賀爾蒙、社會三個層面來探討,除了肥胖基因與情緒的相關性,肥胖的孩子相對運動量可能較不足,受腦內啡、多巴胺等與情緒相關內分泌影響;而肥胖的孩子較容易被取笑,人際互動相對較差,易造成自尊及自我價值感低弱。
她提醒,體胖並不會讓人心寬,成人才出現肥胖大多受生活型態影響,而從小肥胖的孩子,可以發現其家人體態大多也較圓潤,受遺傳性基因影響較難改變,建議可透過運動,增進人際互動、促進腦內啡分泌,保持好心情。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當孩子因體重過重者出現心情沮喪、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開始不斷大量找食物吃等現象時,可用「情緒篩檢量表」檢視是否壓力過大。三餐定時定量、少吃油炸物、養成運動習慣,都有助於預防憂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