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59)

星雲大師 |2017.03.10
2766觀看次
字級
有用的一句話 勝過千言萬語 有用的一個人 勝過千軍萬馬 有用的一件事 勝過千金萬兩 有用的一分鐘 勝過千年萬古

文/星雲大師
有用的一句話
勝過千言萬語
有用的一個人
勝過千軍萬馬
有用的一件事
勝過千金萬兩
有用的一分鐘
勝過千年萬古
 

一 個
文/星雲大師

世間的事物,森羅萬象,萬事萬物都不只是一個,形形色色、萬千不同。
地球只有一個,假若有兩個地球,就要擔心地球是否會相撞。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三國時代、五胡十六國,就是因為把一個國家分開,所以才會你爭我奪,爭執不休。
父親只有一個、母親也只能有一個,家庭才能相安無事,一個家庭裡,假如兄弟姊妹多了,即使是同胞骨肉,也會相殘鬩牆;反之,養兒育女多了,對年老父母的扶養,就互相推卸,不願承擔。所以三個和尚沒水喝,多子多孫未必福。
道路只有一條,就不會走上叉路;大海航線、飛機跑道,就不怕有走錯航道之慮;雖然企業界各領風騷,但也會有惡性的競爭,假如在多采多姿中,能有一個中心、一個領導,就能相安無事。
獨生子只有一個,獨生女也只有一個,一個,就能受到鍾愛。雖說,獨木不成林,但是樹木叢林並不會互相排斥,而能相互補助。萬朵桃花一棵根,就是中國道家所說的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佛教也說一心法界,「一」,一個才是根本。
人的十個手指頭,單一是沒力量的,十根合起來,凝聚成一個拳頭,就有了力量,所以「多」也不必排斥,但是,「多」要能合一!只要能合作,就能統一。太陽一個,讓人感到溫暖;月亮一個,讓人感到清涼,天上的星星千萬顆,不也讓人感到美麗嗎?
有用的話一句就好,一句就能讓大眾受益,沒有用的話,百句千句混雜無益;人有兩個眼睛,但木匠在雕塑的時候,要把一隻眼睛閉起來,才能看得更準確;人有一個嘴巴,要靠它吃飯,吸收營養才能生存。
松竹為人稱道,乃因它一枝獨秀,不倚不靠,人類的欲望無窮,開了一家公司後,總想要再發展第二家、第三家,分家連鎖店,但是遇到骨牌效應時,就不堪設想了;寺院也有所謂的分別院,但是佛祖只有一個、制度戒律也只有一種。
所謂眾志成城,一不是少,多也是一,只是像這樣「一個」有什麼不好呢?腳趾頭本來有五個,但是它長在一隻腳上,互不分離,互不相擠,應該算是一個。
俗語說:「不怕虎生三個口,只怕人懷兩樣心。」看起來一心一意,什麼都不怕,萬法歸一,世間萬事只要通通化為一個,如一心慈悲、一心行善、一心尊敬,那不就是天下太平了嗎?天下事,合者必分,但分者必合,我們希望社會、國家、種族,都能合而不分,是分而能合,那才是一個美好的人間。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二冊 p.81

【生活佛法】
●一般人大多過著以下的生活:
1.以物質為主的生活,因為物質占了我們生活的主要部分。
2.以感情為主的生活,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所以佛說「眾生」為有情。
3.以人群為主的生活,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居。
4.以根身為主的生活,因為一般人都是依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快樂。

人雖然過著物質、感情、群居、根身為主的生活,但是:
1.物質是有限的,不能滿足我們無限的欲望,所以我們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
2.感情是多變的,不能永遠令我們滿意,所以我們要有「淨化的感情生活」。
3.人群是利益衝突的,不能長久和平相處,所以我們要有「六和的處世生活」。
4.根身是無常的,因緣會招感聚合離散,所以我們要有「法樂的信仰生活」。

 ●佛法說人身難得,所以我們要愛惜生命。愛惜生命,就要珍惜人生、愛惜生活,有以下四點:
1.省嗜好以養心:人都有嗜好,適度的嗜好,可以怡情養性;不好的嗜好,成為癖性,甚至嗜好太過強烈,就會變成貪心,變成執著,成為煩惱的根源,因此生活中省一省嗜好,可以長養自己清廉的心。
2.崇退讓以和眾:忍與退,是與人相處不可少的法門,如果說「忍」是一種擔當,那麼「退」就是一種涵養。所謂「耐一時,火坑變作白蓮池;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一個人能夠謙退、不比較、不計較,自然就有人緣,自然就能和眾。
3.減耗費以惜福:滴水如金,絲縷似銀。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都是來之不易,因此要懂得珍惜。生活中能減少一點浪費,減少過度消耗,就是愛惜自己的福報。福報如同銀行裡的存款,懂得惜福,才不致於耗費用盡。
4.重實踐以成事:一個人事業能成功,努力實踐是很重要的因素。修行也是如此,如果沒有實踐,漫天的理論,猶如空中泡影,也是徒勞無用。

●生活重在體驗,要有體驗,就要充實人生。如何充實?認識自己的不足,加強新觀念、新技術、新知識,開發潛能,與時俱進,厚植生命的資糧,這都是充實人生的方法。除此,還要發揮才能,積極投入社會,服務人群,使自己為眾人所用,成為大眾生命的一部分。充實人生,才能開創人生。

──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生活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