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46-1)

星雲大師 |2017.02.08
1720觀看次
字級
補 強 圖/晨露
三好人家(一) 三世因果流轉循環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家喻戶曉眾所週知 三衣一鉢僧侶家當 好整以暇從容不迫 人我一如眾生平等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三心未了信施難消 好高騖遠自不量力 人定勝天事在人為 家有內賊難以防範 三從四德女性尊嚴 好好先生與世無諍 人貴知心以誠相交 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三緘其口守口如瓶 好學不倦廢寢忘食 人言可畏說話謹慎 家人團聚共享天倫

三好人家(一)
三世因果流轉循環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家喻戶曉眾所週知
三衣一鉢僧侶家當
好整以暇從容不迫
人我一如眾生平等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三心未了信施難消
好高騖遠自不量力
人定勝天事在人為
家有內賊難以防範
三從四德女性尊嚴
好好先生與世無諍
人貴知心以誠相交
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三緘其口守口如瓶
好學不倦廢寢忘食
人言可畏說話謹慎
家人團聚共享天倫

【佛教問題】
一、什麼是「三心未了」?
在叢林寺院,有一句聯語「五觀﹝註1﹞若明金易化,三心﹝註2﹞未了水難消」,五觀是指吃飯時要有五種觀想︰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謹防心念離三種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飢渴的良藥;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道業難成;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導致各種營養過剩併發症,所以飲食必須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鋼鐵的東西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會難消。
﹝註1﹞食存五觀,分別是: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不生瞋愛;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註2﹞三心,指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節錄自《星雲日記》第二十六冊
二、人際之間,如何做到「人我一如」?
要能體認人生彼此都是相關一體的,都是因緣的相互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我之間是相關的、相通的。今日我不要你,不一定將來我會求你;今日我要你,你也不要排拒,將來不一定你會來求我。所以做人心胸要放寬大一些,眼光要放深遠一點,要懂得人我一如,彼此相關。能夠認清自己與法界眾生「同體共生」,這是非常重要的。
──節錄自《迷悟之間》〈你我之間〉
三、何為三世因果?
因果通於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大寶積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果業報,如影隨形,造了善惡業因,不管時間久暫,只要因緣成熟,必定要受果報。
佛教的三世因果論,乃是「惑、業、苦」三者相續循環的因果關係,亦即由「惑」起「業」,因「業」感「苦」,於「苦」復起「惑」,於是三世流轉,循環不已。三世並非專指前生、今生、來生,而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節錄自《佛光教科書(二)佛教的真理》〈因緣果報〉

 
補強
文/星雲大師

補強,無論是國家、社會、家庭、個人都需要補強;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也要補強,房子年久了,也要裝修補強;橋梁道路久了也要補強;樹木花草需要澆水、施肥補強;水溝渠道要常清洗、除垢補強;房屋要空氣的流通、陽光的照射補強;花草果樹要灌溉、除草補強;颱風來襲,把門窗釘牢是補強;房屋加強材料的鞏固,是預防地震的補強。
訓練耐力也是補強,汽車的引擎,馬力不足要補強,飛機的航道路程也要補強才安全;企業服務要補強,生意才會更好;主管與屬下的溝通要補強,才能達到共識;電腦周邊設備要升級要補強,才能將文件處理得更迅速;錄影要打燈光、人要上妝補強,才能更上鏡頭。
我們要讀書,補強智慧;我們要有修養,補強氣質;我們要有善知識,補強道德;我們要運動,補強體力;我們要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補強人緣;我們要拜訪親朋好友,補強人際關係。眼睛退化要戴眼鏡,補強自己的視力;牙齒動搖了,要做假牙,補強它的功用;我們發心、勤勞,為了補強我們的服務、耐力;我們要勇敢奮鬥,補強自己的樂觀進取。
國家需要國防,我可以從軍,補強國家的軍力;社會人才不夠,需要補強教育;獎勵社會的好人好事,是補強社會的善美;給予宗教的支柱,是補強人心的淨化。
大家要生產,補強國家的經濟成長;像現在的讀書會,是文化的補強;弘法布教、三好運動、七誡運動,是社會人心的補強。
現在的媒體為人詬病,因為都沒有補強人心,反而腐蝕了人心,媒體環保日,就是為了要補強社會的淨化。
醫療進步,可以補強人的健康;政治的清明補強社會的安定;人人做警察補強社會的秩序;農工勤奮工作,補強生產的不足;空中大學,就是補強社會教育的不足;提倡終身學習,是補強年輕時的學習不足;參加國際比賽,把選手集中在一起,加強訓練,是補強平時的訓練不足夠,菩提眷屬的舉辦是補強婚姻的黏力。
有的人要吃維他命、打針、吃補藥補強體力;理髮、洗澡、吃飯,是補強身體的健康;睡眠也是回復體力的補強;世界貿易的互通,也是補強經濟的流通。
俗語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不是好的補強方法,補強要在平時保養、愛護、準備,才能獲得好的成效。
──摘自《迷悟之間》第十一冊 p.138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