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光菜根譚】(45-2)

星雲大師 |2017.02.07
1431觀看次
字級
法水長流(二) 法語解惑增長信心 水秀山明鳥語花香 長年累月周而復始 流星趕月剎那時光 法相莊嚴儀表堂皇 水月金容自在觀音 長此以往不是辦法 流水年華時不待人 法侶道友一起精進 水乳交融意氣相投 長幼有序尊卑倫理 流通貨幣帶動繁榮 法乳之恩永難報答 水到渠成因緣成熟 長養善根守護真心 流入聖道擁有佛法 法會殊勝見聞受益 水清月現心思澄明 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星雲大師

法水長流(二)
法語解惑增長信心
水秀山明鳥語花香
長年累月周而復始
流星趕月剎那時光
法相莊嚴儀表堂皇
水月金容自在觀音
長此以往不是辦法
流水年華時不待人
法侶道友一起精進
水乳交融意氣相投
長幼有序尊卑倫理
流通貨幣帶動繁榮
法乳之恩永難報答
水到渠成因緣成熟
長養善根守護真心
流入聖道擁有佛法
法會殊勝見聞受益
水清月現心思澄明
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星雲大師

【佛教問題】
佛弟子應如何發長遠心弘法利生?
●學佛,不是一心只求「了生脫死」為目標,應該要先「生活」後「生死」。就如古來的大德宗師們,他們出家修行,都是先發願為人服務。若生活的資糧不具備,生死又如何能了脫?《阿彌陀經》說,若人欲生極樂國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意思就是,必須先辦好生活上的福德資糧,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佛陀的說法中,也經常強調穿衣吃飯、經行勞動;中國百丈禪師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籲。所以,我們應該先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再進而談及憂悲苦惱的斷除,這才是人間佛教的精神所在。
●人間佛教的修行,首先要有出世的思想,然後再做入世的事業。若沒有出世的思想,在從事利生事業時,就容易起貪心執著;有了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業,等於是「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怕死」,面對金錢不動心,遇到生死也無所畏懼。那麼,什麼是出世的思想?就是「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以無為有」,就是對人生有無常的警覺,對物質有遠離的看法,對情愛有淡化的觀念,對自己存自覺的要求。學佛者,要既能入世,也能出世,才能隨緣自在。
●弘法布教之祕訣,在於讓別人聽了能接受有用,而不是在名相上搬弄,故講經說法要用真心深入佛法。此外,在道行上不要求速成,因佛法是真理非技能,不易速成,故要發恆長心,以佛法來淨化我們的身心思想;發歡喜心,去做常住的每一件事;發精進心,每天規定自我日常功課;發喜悅心,說好話讚美人;發公德心,不惡口兩舌等。
●人間佛教重在生活的實踐,並非只有學術理論的研討,所以,人間佛教的弘傳,必須走出去。除了義理的宣講外,還要有眾多的活動、事業,讓大眾都有機會及管道參與,佛教才能深入社會民間,真正落實在人間的生活裡,發揮教化之功,如此才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佛教。
──節錄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下)》〈弘法利生〉


無國界

文/星雲大師
人和人初次見面,都會問「貴姓大名」、「仙鄉何處」,意即先問你是哪裡人氏?
現在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就不是那個國家的人民,彼此都有國界之分。在同一個國家裡,也分成好多的地區,有的以山分界,有的以水分界,有的以政治分界,於是把世界上的人分成你我他,因此有了隔閡。甚至有些無聊的政客,用地域、種族的情節來分裂人民,爭取自己的選票,實在是一種狹隘的心態。
隨著時代進步,現在有人喊出「地球村」的口號,希望做個「地球人」,也就是彼此「無國界」,這實在是一種偉大的心胸,偉大的口號。茲就「無國界」的理念,略述如下:
一、愛心無國界:佛教有兩句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意思是說,不一定你是我的親人眷屬,或是我的同鄉、同學、同事,我才愛你,才要對你好;沒有任何因緣關係的人,我都要對他慈悲。例如,世界上任何地區發生地震、海嘯、風災、水災等,全世界不管哪個國家、種族,馬上發動救濟。尤其宗教界,更是率先捐輸,這就是愛心無國界的表現。這種無國界的愛心,是人類最善良的本性,應該多多散發,多多傳播。
二、微笑無國界:不管你是哪個國家的人,不分你是什麼民族,大家見了面,一個微笑,一個點頭,彼此無需言語,卻能傳達你的善意,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親切與歡喜,所以微笑無國界。所謂「伸拳不打笑臉人」,可見微笑最為安全。帶著微笑可以走遍天下,無往不利,因此微笑的道路最通達、順暢。
三、藝術無國界:藝術也是無國界,我們看倫敦博物館的人像雕刻,法國羅浮宮的美術繪畫,全世界無人不同感其美、其真、其和諧。「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舉世公認的不朽之作;畢卡索的作品分散在全世界,幾乎各大都市的現代美術館都收藏有他的畫作。繪畫之外,貝多芬的交響樂風靡世界,無人不為之陶然神往;台灣林懷民的舞蹈,也在世界舞台擄獲人心。可見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可以打破國界,讓人類的感情交流在一起,具有促進人類和諧的功能。
四、佛性無國界: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悟道的那一刻,向全世界發表宣言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而不能證得。」人人皆有佛性,眾生的生命是平等的,每一個生命不但有要求生存的權力,也有和一切眾生平等被尊重的資格。
五、宗教無國界:世界上各個宗教,都講究信仰,世界性的宗教,其信仰不限於一國、一地,都有世界性。就以佛教來說,「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這不是口號,而是實際為人類所接受的信仰。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應該有「人人有佛性、人人皆平等」的認知,就如孫中山先生提倡國民革命,也是希望「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人類唯有「無國界」的思想,才有真正的和平;真正的和平,要有佛法的平等思想,才能達成。
──摘自《人間萬事》第八冊 p.25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