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endro lewa
文/薛好薰
四季如果有名物顏色來指代的話,以往會聯想的是:春草綠、夏花紅、秋葉黃、冬雪白。咀嚼字面,總能喚起特有的溫度和氣味。而夏日的繽紛總是予人像高純度香精般的濃郁之感,但這樣的既定印象,直到自己種植花草,才慢慢修正看法。
夏日開花的草木何其多。植物演化出精簡又高效能的繁衍型態手段,大抵香花不豔、豔花不香。如家中陽台的虎頭茉莉,站在長短不一的枝枒頂上翹首著,大部分被叢綠掩映,顯得不起眼,只得努力靠著清香吸引關注。儘管它想召來的不是我,但我卻和其他蟲子競賽著,搶在牠們授粉之前、花尚未凋謝時剪下,只消些許水裝盛,置在案頭,有花香伴著書寫,敲打鍵盤的速度顯得輕快,沾沾自喜是會過日子的人,白花花的陽光、白皙皙的花色,這夏天的氣味充滿清涼的色調。
梔子花也是。前一年夏天從別處剪了幾段複瓣的梔子花枝扦插,存活了兩盆,養在半封閉的陽台。後來才知道這決定是對的。今年不到二十公分大的植栽冒出幾個花苞,卻相繼萎縮,僅剩一朵孤零零據守枝頭。那天一早陽光已焰豔,走進陽台,沁人心脾的清香像被冷落了一晚的小狗,見了主人便熱情地撲來,舔拭了一身臉。梔子花彷彿知道我等待它已久,終於在這一天喜孜孜獻上它努力的成果。韓愈詩句頓時竄入腦中:「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即使無風無雨的天氣,一朵霜雪般的花,溫潤如玉,滿堂生春,在視覺嗅覺上將原本的溽暑晨光,變得涼沁,且延伸擴大。
這白色清單絕不能少了玉蘭花。住處後面有數間屋瓦平房,炊煮仍燒著柴火,煙霧嗆人,不得不在晨昏時刻關上後窗障蔽。但有戶人家後院種了棵玉蘭花,將近五層樓高,亭亭如蓋,每當花季,散發水果混合草木的甜香清芬,日夜傳送,嘉惠周遭住戶,相較於每煮一頓飯便得罪鄰里,而種一棵玉蘭恰恰是最佳敦睦鄰里方式。讓我在後陽台洗晾衣物時放慢節奏,籠罩在某種主角光環似的,日常俗務也帶點優雅,幾乎以為是蒙受神祇眷顧的人,陣陣天降的榮寵淨化所有塵囂。
靈魂彷彿出竅,遨遊在閃耀著白光天堂的幻覺。無法置信地,這樣存在世上的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