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19)

星雲大師  |2016.12.27
1963觀看次
字級
寬厚為待人之本, 擇友為取益之本, 虛心為受教之本, 守口為止謗之本, 一經為教子之本, 積善為裕後之本, 方便為處事之本, 權宜為應變之本, 膽略為任事之本, 實勝為得名之本, 聖賢以心地為本, 君子以務正為本。 ──明.王錫爵 圖/法新社
本 箴(下) 寬厚為待人之本, 擇友為取益之本, 虛心為受教之本, 守口為止謗之本, 一經為教子之本, 積善為裕後之本, 方便為處事之本, 權宜為應變之本, 膽略為任事之本, 實勝為得名之本, 聖賢以心地為本, 君子以務正為本。 ──明‧王錫爵

本 箴(下)
寬厚為待人之本,
擇友為取益之本,
虛心為受教之本,
守口為止謗之本,
一經為教子之本,
積善為裕後之本,
方便為處事之本,
權宜為應變之本,
膽略為任事之本,
實勝為得名之本,
聖賢以心地為本,
君子以務正為本。
──明‧王錫爵
【居家之道】
一、立身處世,有哪些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呢?
為人處世,不必患人之不重己,而應患己之不重人。為人只要能堅守自己的分際,不使道德修養、人格操守有虧,自然會獲得別人的重視。所以處世應戒:傲者惡之魁,故為人勿傲;詐者德之賊,故處事勿詐;諂者行之醜,故接物勿諂;虛者言之浮,故言談勿虛。
──節錄自《星雲法語》〈處世四戒〉
二、待人之道,就是要有權巧方便去因應,要有慈悲智慧去對治。關於對治的方法,有什麼建議? 
1.人好剛,則我以柔勝之:與人相處,當對方氣勢高張,態度強硬的時候,何妨「以柔勝之」。只要我們和氣、安忍,則「柔能克剛」、「能忍自安」。
2.人用術,則我以誠感之:有的人好用權術、好使計謀,對於這種人,我們不能跟他一樣用權使計,因為爾虞我詐的結果,不但傷神,而且傷感情,不妨以誠心對待,日久必能感動他。
3.人使氣,則我以理屈之:有的人好意氣用事,動不動就生氣,最好能以理來屈服他,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理必然勝於雄辯,有理才能站得住腳。
4.人行妄,則我以真待之:儘管別人對我妄語相欺,我還是要以真誠對待他。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唯有真心待人,友情才能持久。
5.人多惡,則我以恩對之:有的人對人常懷惡心,不懷好意,如果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彼此就是半斤八兩。因此儘管對方行惡,我要施恩於他;能夠以善心待人,就是施人最大的恩惠。
6.人喜變,則我以定處之:有的人做事如風向球,隨風轉動,變化不定。人喜變,則我以定處之,懂得以不變應萬變,才不會亂了方寸。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處世觀〉


凡事要有則
文/星雲大師

做事要有原則,做人更要有原則。原則,是指多數事項共通的法則,也是合乎邏輯的常理。有原則就不會自亂方寸,有原則就不會自亂步伐。
有的人在金錢面前,他有「要與不要」的斟酌,因為他有「原則」也;有的人在名利之前,他有「就與不就」的考量,因為他有「原則」也。
凡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所稱道,大都是在他應世的時候,能考慮到自己的人格、道德的原則;考慮到他與社會、他與別人的原則;考慮到是非善惡的原則。所以凡人都應該自問:自己做人處事有什麼原則呢?
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法律就是「則」。火車不依軌道,出軌就沒有軌則;飛機飛航有航道,航道即軌則,偏離航道,則後果不堪設想。
平地起高樓,如果沒有依著地勢高低的規則,必不能建成;人,往上爬昇,如果沒有遵守人我相處的規則,即使功成名就,也是埋伏了許多危機。
在世間上做人,有時要方便一些,有時則要堅持原則。過分的方便就會不能入流;過分執著不當的原則,不合情、不合理,也是頑固。《大乘起信論》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就是「則」。然而如果過分執著原則,不知變通,正如「刻舟求劍」,遺人笑柄;又如「宋襄之仁」,反顯迂腐。因此,小事情對人無傷的,不要執著,隨緣就好,但隨緣也不是全然沒有原則。所以,方便是智慧,也要看能方便不能方便;原則也是智慧,但也要看應該堅持不應該堅持。
則,有原則、法則、理則、規則。則,也不全然是四方的;則,也有曲線的、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做人、做事沒有原則,就沒有步驟,就沒有章程規則。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則;能以大眾為原則,以道義為原則,以多數為原則,以合理為原則,這是保持人格的基本原則。總之,凡事要有原則!因此,我們要把人、把事做好嗎?先要替自己設定,你的原則是什麼呢?
──摘自《迷悟之間》第一冊 p.28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