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制定各國接收難民配額,引起不滿。匈牙利發動反配額公投,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八選民投下贊成票,但投票率百分之四十四,未達百分之五十的有效門檻。
哥倫比亞內戰五十二年,政府與左派叛軍「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達成和平協議。公投卻遭否決,百分之五十點二反對協議,百分之四十九點八贊成。投票前民調,幾乎一面倒贊成通過。但公投投票率不到四成,應是關鍵。
FARC最近不斷重塑形象,為重返政壇做準備。據協議,FARC將獲得至少十個國會保障席次。由於攸關政治與司法健全,有民眾表示雖要和平,但不是對游擊隊屈服的和平。FARC長年綁架、爆炸攻擊與掠奪土地,選民懷有難以化解的敵意。
近年各國無論大小選舉,都有投票率偏低現象。勝選的政黨是「少數政府」,被認為代表性、正當性不足。選民為何不投票,西班牙約三百天「無政府」狀態或可說明。
西班牙九個月內兩度辦大選,都沒有政黨可獨力組閣,組聯合政府也不成,靠看守政府維持。政客各有所謀,互不讓步。人民黨找社會黨合作不成,坐看社會黨內亂,為要在十二月大選再得最高票,徐圖找合作對象。
西班牙政府一攤死水,人民厭煩至極,兩大黨得票都下降。民眾說,沒有政府就沒有國賊,未嘗不好。兩大黨輪流主政數十年,多的是貪腐和醜聞。新興小黨崛起,雖然清新,但僅成立九個月就迅速敗壞。民眾不想再聽政客花言巧語,預料十二月的第三大選仍是僵局。
爛蘋果中挑一個,已成民主常態。美國大選有此趨勢,前幾年政府關門,也是兩黨惡鬥結果。台灣政黨輪替,是在野黨坐看執政黨衰敗,靠比爛坐享其成。
教宗受訪談美國大選,建議在兩個不完美的候選人間「研思,禱告,投票」。他說,任何國家,兩個、三個、四個候選人都沒法滿足大家,表示這個國家或許已變得太政治化,以至於沒剩多少政治文化。
過度政治化猶如過度自由,必將腐蝕民主。目前的國際政治氣氛不樂觀,對民主態度也不友好。智庫「自由之家」發布各國民主狀況顯示,過去十年,全球政治自由一直在衰退中。
英國政治分析家吉迪恩.拉赫曼表示,阿拉伯之春潰敗,導致動亂,被指為中東過早民主化帶來危險的例證。不尊重民主價值觀的獨裁者,如俄羅斯總統普亭和土耳其總統厄多岡,及愛講「垃圾話」的川普和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證實了一個總體印象:世界各地民眾終於受夠了腐敗、審查、不公正和政治暴力。
哥倫比亞選民要和平,卻不到四成的人出來投票。這可能是因勝負已定,已無投票的熱情。FARC重塑形象,準備重返政壇,但這樣一個「漂白」的黑幫般的叛軍組織,人民仍然不放心。
台灣也如教宗所言太政治化,沒剩多少政治文化。政府執政爭議多,意識形態凌駕一切,在野街頭氣息不減,善鬥而不善施政。對政治與司法健全,哥倫比亞選民不樂觀。回顧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