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張榮發的遺憾

 |2016.02.27
1938觀看次
字級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生前立下的遺囑於二月十八日曝光,所有存款、股票、不動產與總裁職位全部由四子張國煒繼承。這份遺囑曝光,引發其他三位兄弟不滿,老大張國華次日宣布解散總管理部,並撤銷總裁職位,兄弟之間掀起經營權爭奪戰。面對這一場家變與公司經營權的紛爭,不僅老臣不捨,張榮發若地下有知,必定最感痛心。

張榮發於一月二十日辭世,依《富比世》雜誌估計,其財產高達十六億美元(相當新台幣五百三十九億元),他生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死後將把所有財產捐給慈善基金會,從事社會公益。」他還說,「留太多給子孫爭吵,很不好…」張榮發這些生前的承諾經過媒體報導,大家以為他一定會兌現,沒想到遺囑曝光後,他把所有財產留給四子,引發兄弟爭產,做了最壞的示範。這樣的結果,應非張榮發所樂見,更危及長榮集團的穩健經營,也令社會失望。

張榮發的遺囑曝光後,引發兒子們經營權之爭,許多先前一起打拚的老臣左右為難,有人因此離職,有人則被迫辭職,此舉也凸顯家族企業在傳承接班的過程中,如果未能做好安排,則引發人事動盪,及公司治理的疑慮;這也是亞洲許多家族企業常見的問題。

長榮集團由張榮發一手創立,以往公司重大決策都由他決定。如今強人已逝,卻未由專業經理人接棒,他留下的遺囑則成為兒子們爭奪經營權的導火線。如果時光倒流,張榮發在生前就把大多數財產捐出來,或許可避免兒子們上演這樣的奪權爭產戲碼。

放眼國際,許多知名企業家在生前就承諾捐出大筆財富做公益,根本不必等到死後才捐出來。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股神巴菲特在二○一一年共同發起「捐贈誓言」運動,迄今有十五個國家一百五十多位富豪響應,年齡從三十一歲至一百歲之間,這些富豪必須在生前捐出至少一半以上的財富做公益。他們承諾生前捐贈多數財產,不把財富留給子孫,因為他們多數白手起家,認為子孫們應該由自己開創自己的事業。

最受注目的是年僅三十一歲的臉書創辦人祖克伯,去年十二月一日女兒出生時,承諾捐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公司股票給新成立的社會企業,從事增進人類潛能與促進人們在教育、醫療平等的任務。這些股票市值約四百五十億美元。對此,蓋茲讚揚,「你們今日立下的榜樣,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巴菲特也稱讚,「把全球最聰明的頭腦、熱情與資源集合在一起,必定可改變數百萬人的生活。」

從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到張榮發辭世後引發的爭產風波;顯示富豪門們生前把大多數財產捐做公益,是對社會最佳的回饋,也是對子孫最好的示範;反之,把遺產獨留給某一個孩子,反而害了他。要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第一代創業家該傳承的是鋼鐵般的意志與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不是財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