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養生3 誰怕更年期? 丘引教妳活得更自在! 陳玲芳 |2015.10.17 語音朗讀 40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丘引書寫更年期的點點滴滴,希望能幫助更多中年朋友再一次順利「轉大人」。 圖/丘引、原水文化提供 丘引上電視節目接受譚艾珍專訪。圖/丘引、原水文化提供 丘引示範素食料理。她認為,更年期的人要立刻改變生活形態,包括飲食的調整。圖/丘引、原水文化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圖/丘引、原水文化提供 丘引寫《四捨五入》(原水文化出版)一書,不是依醫學界純以「疾病」看待更年期的方式寫作而成,書中除了闡述各種更年期的症狀及兩性差異外,也從紓壓、睡眠、飲食、營養補充等不同環節,整理出讀者可以借用的一些方法。 媽媽,妳燙到我了! 「媽媽,妳燙到我了!」正在讀高中的女兒寂琦把身體弓起,又陡然的縮著身子,急著要掙脫丘引的擁抱。掙脫後,她拍拍身體,似乎要把母親身體的殘餘熱度拍掉後,才鬆口氣地說:「妳剛才燙死我了!」 然後,女兒把她的身體上上下下摸了一遍,說:「媽媽,妳發高燒了,妳全身燙得很,妳該去看醫生吧!」 丘引心想:「是啊,我的身體怎麼會這麼燙?我向來都是健健康康的人,我不相信自己是生病了,當然看醫生這件事就不必說了。」她向來是能離醫生多遠就離醫生多遠的人。「老實說,我從小就很害怕看醫生,還拒絕吃藥。」 後來,她跟比自己年長幾歲的美國英文老師布朗太太說明自己的狀況,布朗太太說:「那是燥熱(Hot Flashes)現象,表示妳是在近更年期(Perimenopause)。我也有這樣的症狀。」當時,丘引約莫四十七、八歲。 「原來我已經進入近更年期了。」丘引那種全身發熱的現象,有個專有名詞,叫「熱潮紅」;她夜裡全身冒汗睡不著,叫做「夜間盜汗」。潮紅和夜間盜汗,是最普遍的近更年期共同現象。 丘引的體重也在不知不覺中往上竄升;她的睡眠常在半夜醒來後就眼睜睜到天亮;情緒也上上下下,容易生氣;月經不規則了,有時候來,有時候停了一段時間後又來。 「更慘的是,以前的我,過目不忘,連電話本都不必使用,記憶好得很,而今,全走樣了。怎麼近更年期會這樣的來勢洶洶?」 順水推舟,脫胎換骨 當時,四十九點五歲的丘引,剛上美國大學,她趕緊在大學裡修一門課,叫「女人健康」。「女人健康」用的教科書是被譽為「女人健康聖經」的《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Our Bodies, Ourselves),這本書厚達九百頁。 「女人健康」的教授教學方式是,每個學生要挑一階段的女人健康做教學和研究報告,那也是成績的主要來源。丘引是「女人健康」課堂上唯一的中年女人,「更年期」自然落到她身上。那一學期,丘引整個學期都在研究女人的更年期,還要做這一部分的教學。 在研究更年期時,丘引發現不只是她,周遭的朋友、同學,台灣的、美國的,以及其他國度的女性朋友,或輕或重,總要經過更年期的歷練和淘洗,症狀或有不同,「心慌」卻很普遍。 「有的人平安走過,有的人驚濤駭浪,也有的人不輕不重,卻也不能倖免。還有人從近更年期開始,幾十年過去了,還有睡眠障礙的問題。」 而台灣一年有四百萬女人有更年期症候群,一半人可能了解,一半人糊裡糊塗的過,台灣男人平均也有三成的人有更年期症候群,甚至更多。 丘引強調,更年期的人,重心要放在自己身上,先了解自己的身心究竟如何了,並想辦法將危機化為轉機。更重要的是,更年期的人要立刻改變生活形態,包括飲食的調整、規律的運動、對自己好、在維他命的補充上和草本植物的輔助有更深的認識。 除非症狀非常嚴重,才需要醫療上的介入。但多數的人,都是可以當自己的醫生,由自己調理自己的健康。而降低壓力和因應壓力的處理,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丘引表示,更年期是中年人生命的分水嶺。這個分水嶺最明顯的就是「變」,而且是巨大的改變。不只女人如此,男人也在生命的分水嶺上。「更年期就是順水推舟,讓自己脫胎換骨。」 如今,在後更年期階段的丘引,很欣慰自己逐步走過更年期的各種不適,她覺得那是人生很具挑戰性的歷練。感覺生命「柳暗花明又一村」。回頭看,丘引忍不住發出由衷的讚嘆:「更年期是女人和男人人生最大的禮物,讓我們回歸自己。」 中年也需轉大人 曾任報社主筆、專欄作家、演講者、電視連續劇編劇、師大人文中心講師。天生愛冒險的丘引,自助旅行的足跡遍布世界五十多個國家,也是知名的自助旅行作家。 丘引說,「四捨五入」,代表我們從四十多歲,進入另一階段,叫做「五」的日子,我們無法避免,因為這是生命的季節。就像青春期是在「轉大人」一般,四十歲後,是調整身心的另一個良好時機! 「只要了解、順應身體變化,重新調整生活步伐、降低壓力,就能讓五十以後的人生,仍然保持健康、心靈更加自在美好。」 雖然她自己的更年期走順了,但周圍的朋友,不論男女,常掙扎與不知所措。更可惜的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更年期問題,其實自己就能夠解決。 也因此,她雖然不是從事醫護工作,卻能夠以親身經驗,把更年期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活靈活現,讓讀者更能從書中吸收一些貼切經驗,期望能幫助更多中年人再一次順利的「轉大人」。 為中年人生重開帳戶 丘引說,站在這個中年人生的分水嶺,我們得要重開一個帳戶,開始存款:存飲食款、運動款、心態款和知識款,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著手改變,就能柳暗花明、海闊天空。 存飲食款 大量且多元的蔬菜水果,低糖低脂肪,吃好油,搭配地中海飲食。 存運動款 跳繩、慢跑、跳舞、瑜伽、太極……都能讓你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健康。 存心態款 更年期不是病,而是在轉型,要順水推舟,讓自己脫胎換骨。 存知識款 了解更年期、了解自己,多方學習各種知識,讓大腦活化、人不老。 前一篇文章 台灣醫護 最後一哩路 陪伴周照芳扛起 全責護理大旗往前衝 下一篇文章 姿勢 營養 運動 缺一不可骨科醫師游敬倫 教你常保筋骨勇健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聊聊心裡事】努力,必須與喜歡連在一起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開啟睡眠之門【中醫專欄】冬季到了,台灣人該這樣進補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 作者其他文章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AI判讀、基因、血液檢測 3技術早期揪出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