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雖好勇擅鬥 卻不鼓勵年輕人做叛徒

李碧華 |2015.07.04
2592觀看次
字級
雖千萬人,吾往矣,李敖針對時事提出看法。圖/陳志曲
不是書店 這是李敖的家 李敖學識淵博,曾經出過不少書籍,也看了不少書。近日他的臉書PO出多張家中照片,好比書庫的藏書量令人嘆為觀止,驚嘆李敖位於北市敦南豪宅的書房,簡直就是一間小型的書店或書庫。圖/陳志曲

文/記者李碧華 圖/陳志曲

穿著一件招牌夾克,文化頑童李敖和陳文茜在青年論壇中照例舌劍唇槍一番,兩位老友都有驚人的口才,謔而不虐。已高齡八十的他還扯著頭髮要陳文茜做見證,自己沒戴假髮,也沒染黑,「遭到大時代封殺後,我因娶了胡茵夢而從影劇版復活,」陳文茜跟著形容他,六十歲在談話節目創造傳奇,會活到一百零六歲。

李敖說,年輕人都愛談言論自由,那什麼是「自由」呢?無異是「反求諸己」簡單四個字,不要跟自己糾纏不清,要瞭解強勢政府如今已剝奪年輕人革命的機會,自己雖好勇鬥狠,卻不鼓勵年輕人做叛徒,付出的代價委實太大,「所謂為一個信仰而活的烈士,所謂特立獨行,都是人間的一個點綴而已,都只是一閃而過的星星。」他開玩笑,倒不如在太平世界,做個陳文茜懷裡的太平貓。

「雖千萬人,吾往矣」,當年穿著爸爸留下來的長袍在台大來去四年,他自嘲,「也有過劉德華與金城武的年代,其實一身復古與反骨,無非就是為了對抗不順眼,」做自己,以一個人對抗整個時代,自己玩可以,鼓勵別人,就大可不必了。

他更感嘆,現今新世代缺乏自我,張三李四一個樣,頂多穿衣打扮稍稍不同。

對於年輕人的鯉躍龍門的機會,李敖連搖兩次頭說,「沒機會了!沒機會了。我當年還可以混水摸魚,現在,無水無魚,再努力也沒用。」他並不是開玩笑,而是一臉正經的鼓勵年輕人去調查爸媽有多少財產,然後積極去商量如何得到這些財產,不要等,否則在房價更高,薪水更低,創業更艱難的現況下,只能看破紅塵而清淡寡欲,死心塌地過日子,當月光族。

他再三強調,英文好沒用,看書也沒用,主要要有聰明的腦袋,透過方法,讓自己更聰明,「我念台大歷史系,一年就看完二十四史,歷史家都老氣橫秋,我很早就老了。」

陳文茜問他,學問如此深,是如何建立知識庫呢?書房一片書海,卻每本書都是這裡剪一塊,那裡缺一張,剪,剪,剪……為什麼不使用電腦?「沈迷電腦手機,真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生活被電腦與手機,還有火星文害到,眼睛都瞎了,老是跟一個圖像在走,好可憐,像遊魂一樣。我的大腦是人類最後一個能抵抗電腦的,」他說,用剪刀把資料分類串聯發,數字與人名還要隨時複習,頭腦才能變聰明。目前用iPAD在浪網一天寫一篇,八十歲,還能三秒念完漢朝的二十個皇帝。

每個人都在投機跟瘋潮流,每個人皆小心翼翼緊抱傳統,「只有我始終獨白,始終千萬人吾往矣。」他不免自傲說。

知識軍火庫

不是書店 這是李敖的家

李敖學識淵博,曾經出過不少書籍,也看了不少書。近日他的臉書PO出多張家中照片,好比書庫的藏書量令人嘆為觀止,驚嘆李敖位於北市敦南豪宅的書房,簡直就是一間小型的書店或書庫。

畫面中這些藏書被整齊擺放在書架上,除了滿室多面書架牆,更有大量的古典書籍置放在平面的桌子上。這裡的書香濃厚,說是來到書店也不為過,李敖為人敢言,腹中墨水之多,靠的或許就是家中的這座知識「軍火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