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提案 誤用AI易踩雷 文/程憲 |2025.08.09 語音朗讀 27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圖/123RF圖/123RF 文/程憲愈來愈多公司想聘雇使用過AI、對AI相關知識感興趣的員工,甚至在面試時,會直接出題讓求職者當場使用AI來進行提案,並依據提案的內容來評析求職者對AI使用的熟悉程度,當遇到這種情況,求職者應怎麼做,才能既不踩雷又能展現自己善用AI的優勢呢?AI時代的面試,除了可以很方便的使用AI來生成履歷、準備面試,甚至連面試提案、製作簡報,也可以依賴AI協助,因此有愈來愈多面試場合,主考官會直接問求職者:你使用過AI(聊天機器人)嗎?你用過AI進行提案或作簡報嗎?你可以現場用AI生成一份提案嗎?當面試官問出這樣的題目時,顯示的通常是:面試官不怕你用AI,怕的是你只用AI。事實上,用AI輔助生成提案,做得好,絕對加分不少;萬一觸犯禁忌踩到雷,也絕對會被面試官大扣分。所以如何讓AI成為最佳助攻夥伴,而不是拖後腿的最佳損友,求職者一定要事先做好準備。 招募善用AI提案員工 話說Meta的執行長祖克柏,近期不但將企業的戰略重心,轉向「全面AI策略」,積極鼓勵內部工程師運用AI,在對外招募軟體工程師時,也改變觀念:允許求職者使用AI協助作答或提案,並且不認為這是「作弊」的行為。祖克柏預言,未來多數程式碼都將由AI撰寫,未來AI也將能勝任如同「中階工程師」的角色。所以Meta應該突破以往招募模式,讓求職者具備使用AI助理的高度技巧,祖克柏認為,這麼一來,也能同時降低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一種人工智慧模型,可生成文本、機器翻譯或內容摘要)作弊的機會。 也要會和機器人聊天也就是說,在AI逐漸成為開發者必備工具的趨勢下,軟體工程師如何有效地利用AI提升自身效率和產能,同時維持解決複雜問題的核心能力,將是每位工程師在未來職涯發展中必須掌握的關鍵。但如果使用者過度依賴AI,從0到最後生成提案或程式,全部都靠AI形成,這也不會是Meta需要的人才。相較於軟體工程師,一般人或許只是運用ChatGPT等生成式AI來製作履歷和簡報,但同樣可能在面試時被問到:「你用過AI聊天機器人嗎?」這時也許你會滿頭霧水:「我不是應徵企畫(或業務)嗎?為什麼一定要會用AI呢?」未來勢必要與AI協作 事實上,主管之所以如此提問,主要的用意不在於檢視求職者,具備多麼專業的AI使用能力,而是想知道求職者是否具備足夠的「好奇心」和「適應力」,畢竟AI狂潮襲捲而來的年代,如果求職者完全耳不聽、眼不見、手不碰、口不說AI,也完全沒有意識到未來在工作上,極可能面臨必須和AI協作的情況,那麼這樣的員工顯然就不是大多數企業想招募的員工。當然,也有一種情況是過去不曾接觸,或沒有機會深入暸解「什麼是AI」,這時候也不建議求職者打腫臉充胖子,虛張聲勢說話。「喔,我不知道,但我會弄明白。」或許才是一個更誠實且誠懇的回應方式。永續經營思惟各不同畢竟,對新技術或趨勢的好奇心,是一種靈活性的展現,特別是在新創公司這類更加無法預測的環境裡,具備對新事務的好奇心,和不怕失敗躍躍欲試的特質,無疑更為重要也更受歡迎。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卻反其道而行,企業高層最近告知內部招聘人員,如果發現求職者在面試中使用AI工具,就必須取消資格。此外,OpenAI員工離職後新創的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過去也曾明確禁止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使用AI工具,這些規範皆與Meta的態度形成對比。預做準備用科技助攻可見各企業想要招募什麼類型的員工,為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可說是各有不同的思惟邏輯,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才能證明究竟哪種思惟所招募到的員工,更具備迎戰未來企業競爭的格局和能力。 無論如何,對於有心參與嚮往企業面試的求職者,最好事先做好準備,避免在主考官要求運用AI提案時踩雷出局,同時聰明運用AI展現個人風格,並讓提案加分。 前一篇文章 當面試官問:有沒有問題? 下一篇文章 如何聰明用AI提案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04伊拉克通訊展 機器人搶鏡2025.09.2705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6明年最低工資 漲至29500元 2025.09.2707緬甸寶塔節 上演水上慶典2025.09.2708【海闊天空】一窺雲的故鄉 武界祕境之旅2025.09.2709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10無人機演練 緊急物資運補2025.09.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會用AI的人 焦慮與邊緣化風險會用AI的人 效率與創造力加乘【國際職場最前線】生成式AI下的職場重塑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國內外培才並一路相伴全力以赴 vs. 唾手可得 爆發式成長更勝天生躺贏求援策略案例分享 作者其他文章海底垃圾令人驚呼陳徵蔚 投身淨海不讓海洋哭泣藉高關稅推動綠色轉型關稅海嘯來襲 氣候投資信心面臨考驗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汰換空調設備 降溫兼顧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