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考官出題要求當場運用AI工具做出一份提案時,「聰明用AI」和「誤用AI」往往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圖/123RF
當主考官出題要求當場運用AI工具做出一份提案時,「聰明用AI」和「誤用AI」往往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圖/123RF
當主考官出題要求當場運用AI工具做出一份提案時,「聰明用AI」和「誤用AI」往往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專家提供的建議如下:
面試提案「誤用AI」5個扣分狀況
千萬不要依賴AI「從0到有」產生提案內容,這會讓面試官認為你缺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AI生成的提案內容,明顯不符合個人專業優勢,或者自己未能思考和消化提案內容,通常沒辦法應對深入追問,也會令面試官懷疑求職者對應徵職位和產業的了解及積極度。
另外,如果未查證就引用AI提供的數據資訊,或者連自己都無法判斷AI生成內容的正確性,都會讓面試官對你的工作專業度和可靠性產生質疑。
簡言之,面試提案誤用AI的5大扣分狀況如下:
1.用AI「從0到有」產生提案內容。
2.內容未經思考消化,面試無法應對深入追問。
3.未查證就引用AI提供的數據或資訊。
4.錯漏字、非台灣業界常用語等明顯由AI生成內容。
5.AI生成提案內容明顯不符個人經歷優勢。
面試提案「聰明用AI」5個加分技巧
在產出運用AI準備面試提案簡報時,真正聰明的用法,是在自身熟悉的領域,讓AI幫忙濃縮消化資訊、快速產生重點,輔助潤飾文字或美化簡報排版等等。
需注意提案最終的內容架構,應該要來自於求職者自己的專業,要能展現個人的思考邏輯、相關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否則複試提案面試將會失去鑑別度。
面試提案聰明用AI的5個技巧包括:
1.當成輔助思考工具
2.協助濃縮消化資訊
3.快速整理內容重點
4.輔助潤飾提案文字
5.提升簡報排版美感
綜上所述,用人主管會觀察求職者「是否過度依賴AI」,除了會觀察思考脈絡、個人觀點,也會透過內容邏輯、用字遣詞、簡報設計風格來判斷。
換言之,AI可以幫助簡化工作,但真正讓求職者脫穎而出的,是個人的獨立思考與行動力!只要懂得把握關鍵,聰明使用AI,保持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應對面試官的後續追問,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本文摘自《104職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