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圓
圖/張翡珊
文與圖/張翡珊
我們來做地瓜圓吧!自從毒澱粉事件後就沒吃過了,暑假也可以做給小朋友吃。
一般做圓仔的粉類都是地瓜粉、太白粉,但這次要分享的是加了蓬萊米粉哦!
只要了解粉的特性,夏天一樣可以吃到冰冰涼涼又不硬的圓仔。
就在思考想要做什麼口味的甜湯時,忽然想到某次在婚禮上,遇到了李秋涼老師,她教了我一道用黑糖加鳳梨熬煮的甜湯,而且食材要挑選土鳳梨,愈酸愈夠味!這樣的組合得到學生很好的反應。
有學員將成品送到寺院和大眾分享,大家都很驚訝說,為什麼圓仔是軟中帶Q,而不是硬Q呢?她說是加了蓬萊米粉做的。大家聽了都覺得很新鮮,蓬萊米粉也可以做圓仔喔,紛紛抄寫筆記要回家做。
這幾年因飲食改變,導致稻米產量過剩,農糧署很努力推廣米食,用米穀粉製作很多產品,如:米麵包、米蛋糕、米餅乾、米麵條、米籽條等。希望台灣人多做些米穀粉產品,推廣我們自己種的稻米,且讓大眾食用安心。
主材料:
黃地瓜600g
副材料:
地瓜粉200g、蓬萊米粉100g、水適量
做法:
1.地瓜洗淨、去皮、切片,蒸熟,再趁熱壓成泥狀。
2.趁熱加上地瓜粉、蓬萊米粉揉成糰,鬆弛十五分。試軟硬度後再切小塊、搓成圓球即可。
3.備一鍋水煮沸,放入地瓜圓,煮滾至浮起兩分鐘即可(可視大小而定)。
貼心叮嚀:
1.地瓜挑選黃地瓜顏色較好看。南瓜、芋頭、紫山藥都可做成圓仔。
2.加蓬萊米粉做的口感會軟,較不Q,適合做成冰品。也可用玉米粉或澄粉取代粉量。
3.若要熱食,可用太白粉或樹薯粉較Q(遇冰會變硬)。
4.請選購成分標示100%的純地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