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呼籲 加入比挑剔更有效

文/戴定國 |2015.03.22
770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德國、法國與義大利跟隨英國加入亞投行後,美國學者呼籲「再平衡政策」需重新省思「圍堵中國」策略,美國也應考慮加入亞投行。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前所長弗雷德.貝格斯滕表示,美國對英國表達憤怒是個巨大錯誤,亞投行投資數兆美元,幫助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滿足能源、電力、交通、電信等需求,而現有機構(如世銀、國際貨幣基金、亞洲開發銀行)已完全無法做到。

弗雷德認為競爭有利於開發貸款,也有利於其他市場。對透明度、採購和反腐標準的擔憂是合理的,但加入亞投行,從內部變革,比在外面挑毛病更有效。

曾任世銀總裁、美國貿易代表的佐立克也表示,亞投行的確可能變成中國發揮影響力的工具,但歐巴馬政府「在政策面和執行面都搞錯」,他甚至說:「假如我還在世銀,我會努力讓亞投行成為夥伴。」

《華爾街日報》指出,對北京的銀彈攻勢,白宮的確有理由忌憚。中國除了承諾對亞投行出資五百億美元,「一帶一路」的絲路基金有四百億,金磚銀行和相關計畫五百億,總計將近一千五百億美元。

佐立克認為,隨著北京的經濟實力擴大,中國必然將增加和世銀及國際貨幣基金等現有機構的互動,甚至提議修改遊戲規則,這正是美國要求中國改革的契機,白宮不該輕言杯葛。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學會」亞洲研究主任易明指出,歐巴馬有三條路可走:繼續向盟國施壓、美國也加入,或放棄這個議題。易明分析,向盟國施壓是「浪費時間的虧本生意」,將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易明認為,美國重返亞洲或再平衡策略,不應聚焦於圍堵中國。對華府來說,加入亞投行有「面子問題」,但美國參與其中,兩大國同在屋簷下,才能保障美國企業未來有公平的融資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