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手札 開個有特色的獨立書店——讀《只能在京都遇見的二十三間書店》

王岫 |2015.01.25
2387觀看次
字級

文/王岫

近十年來,各國傳統書店式微,大型連鎖書店也因資訊網路科技及電子書的影響,發展遇到瓶頸,台灣也是如此。但國內這幾年,倒因為文化部的獎勵和補助,獨立書店出現不少,甚至於一些鄉間小鎮也有愛書人士,奮力開起小書店來,頗為難得。

但據觀察,國內許多獨立書店,非得兼賣咖啡、餐飲,才得以存續下去,有時,咖啡飲料的營收,甚至於超過販書所得。

開獨立書店,一定要兼賣咖啡嗎?販賣書籍主要的宗旨在販賣知識,獨立書店若以賣二手書為主,也等於是知識的資源回收作業,書店難道不能以書籍本身或裝置形成特色來吸引讀者嗎,非得扯上飲食業才能存活嗎?

或許最近出版的一本《只能在京都遇見的二十三間書店》,可以給我們一些省思。

這本書介紹日本古都——京都市的二十三家獨立書店。說來難以相信,雖然大小從三坪到百來坪的都有,但三、四坪大小的書店,也的確占了三、四家左右,它們如何經營下去的?想來一定有其特殊之處。首先由篇章來看,這本書將此二十三家書店分為六大類——「邂逅某些新事物的書店」(find something new,四家)、「舒適快意的書店」(how comfortable,三家)、「老闆性格鮮明的書店」(unique shopkeepers,四家)、「了解、感受更深的書店」(think more deeply,四家)、「琢磨美感的書店」(brush up your art sence,四家)、「徜徉心靈的書店」(let your heart be free,四家)等六大類型,就可看出,你的書店,一定要從書籍、裝置和店主本身,形成某種別人沒有的特色,才能塑造獨立書店的吸引力。

比如說,Mishima出版社的書店,只有四坪大,在榻榻米的房間,陳列書籍的方式是置於矮腳餐桌和壁龕,但店主的理念就是希望它像糖果點心店,輕鬆自在地讓小朋友也可以自己跑來玩。London Books 的店門設計,則刻意參考麵包店和咖啡店的方式,吸引顧客上門。

最重要的是內容。如古書善行堂書店,特別著力收集「與京都有淵源的作家」和「不為人知的作家之私小說」兩項書籍。三月書房則收集現代短歌有關的作品,是日本第一多的書店。Laetitia書房則準備收集全國四十七個都道府縣的少量特色出版品。Not Pillar Books 則以收集美國龐克樂團成員或粉絲所製作的ZINE小冊子及少量出版的獨立作品見長。山崎書店以美術舊書及圖錄為主,兼賣相關的板木、浮士繪、原畫、標籤……等可以認識美術的各種材料。赤尾照文堂書店,則專賣彩色木版畫書籍……等。總之,這些販賣特色,應是我們獨立書店可以參考的。

本書各篇章之間,還穿插京都三大舊書祭……等多篇文章,也值得國內經營二手或獨立書店業者一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