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

文/黃作炎  |2025.08.02
190觀看次
字級
謝弘志教學不限對象,孩子也能樂在其中。圖/謝弘志提供
作畫及教畫是謝弘志最開心的時刻。圖/謝弘志提供
謝弘志的畫作中,常見細膩的親情流動其中。圖/謝弘志提供
謝弘志為如今任教的台南市白河區內角國小設計一座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公仔。圖/謝弘志提供
教樂齡族繪畫,也帶他們參觀藝文展覽。圖/謝弘志提供
謝弘志與以媽媽為畫中主角的作品合影。圖/謝弘志提供
鼓勵樂齡族藉繪畫表達內心所想所感。圖/謝弘志提供

文/黃作炎

水墨畫家謝弘志,兒時曾隨黃玉秀老師習畫,盡情享受作畫的過程,透過調和顏料與畫筆勾繪,轉化為一幅一幅有「故事」的作品,也認為唯有在畫畫之中,才能獲得內心純然的喜悅。

國中以後,因為忙於課業,一度中斷畫畫。但在成功大學理工科系畢業後,他沒有像同學一樣選擇成為人人稱羨的竹科工程師,反而追隨父親謝朝宗校長,回到家鄉南投當起國小老師。

投身教職並重拾畫筆

重燃繪畫熱情的他,隨林紘正老師、廖述麟老師學畫,每到假日,便踏遊台灣各處山林勝景,以畫筆揮灑眼睛所見、心裡所感的世界,畫成一幅幅水墨作品。

謝弘志的水墨畫融合傳統與創新,常帶有超現實主題,透過獨特的視角,引導觀者進行更深層的思考。他擅長捕捉日常生活的細膩情感,營造溫馨而富有故事性的畫面,讓觀賞者產生共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僅是視覺藝術,更是一種情感與哲思的傳遞。」

理工背景的謝弘志,沒有美術學院派的學理,因而能跳脫框架,直抒胸臆。繪畫題材多元,意境自由舒展,作品時而是親情的刻畫,時而是生活的描寫,有時是異想的創造,也可以是動物童趣……

開展人生的另種可能

謝弘志從小深受熱愛藝術、深耕美學教育的父親影響,發展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情感表達筆觸。從事教職的25年間,不但在班級經營中推廣美感教育,還鼓勵、指導學生進行繪畫創作,在學生的心中埋下藝術的種子。「壯年之後,我重拾畫筆,我很喜歡這種感覺,更樂於與人分享。」

一路走來,謝弘志猶如色彩魔法師,將不同時空的感動,集結成系列作品,彷彿是自己成長的心情告白。「我想藉畫傳遞人性溫暖,也把台灣各地的美好融入作品。」謝弘志觸動人心的作品屢獲各界肯定,曾先後在玉山美術獎、雲林美展、台陽美展、磺溪美展等獲得肯定。

寄託心靈也找回熱情

學畫有成後,謝弘志開始投身樂齡族群的美學教育與記憶活化教學,引導高齡者開展第三人生,讓長者在平凡生活中,重新感受自我價值,並找回美好記憶。「我教的不只是畫而已,而是打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教畫時,謝弘志強調應以「七大要素」為宗旨──有愛、喜悅、創造力、和平、健康、希望和感恩,鼓勵樂齡學員不妨將心靈寄託在繪畫上,用畫筆找回記憶與熱情。

畫出當下的內心世界

即便在疫情肆虐台灣的那些年,謝弘志也沒有停下教學腳步,反而利用線上教學模式,教授超過120位散居全台各地,對繪畫感興趣的成年人,甚至還有旅居美國的學員參與,他們跟著謝老師拿起筆畫松樹、畫蘭花,一起享受樂活,也畫出當下的內心世界!

謝弘志在課堂間最常說話便是:「畫得很好!畫得很棒!大家都畫得很開心!」學員們在謝老師的鼓勵與肯定下,對自己更有自信,並懂得欣賞自己的人生。「繪畫班以藝術為媒介、以人為核心,將重點放在:喚醒學員的內在潛能與情感共鳴,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生命色彩。」

樂在作畫並與人分享

在謝弘志的班上,學員不只是學習者,很多時候,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就像一家人!而他不僅教會學員如何畫,更成功鼓勵至少3位學員,成為獨當一面的講師,也舉辦過7次師生聯展,另有3名學員舉辦過個展。「藝術不是孤芳自賞,而是一種生活,一種同行的溫度。」

謝弘志始終相信:「用畫擁抱生命,樂在其中。」藝術教育就能成為橋梁,串聯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與美的感動,而他的課堂,最終也果然激發許多意想不到的正能量和生命力。

「生命沒有誰最苦,想要怎麼過,端看你用什麼角度去面對。」善於在畫作中觸動人心的謝弘志,期望透過畫作,引發人們心中的善與美,為社會帶來溫馨與關懷。而在瞬息變化的生活裡,謝弘志也盡情把愛與美分享出去,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每一幅畫作都有故事

謝弘志曾在嘉義縣新港樂齡中心,教授阿公、阿媽級的學員作畫,他與長輩們互動交心,教學相長,真的好快樂、好充實。

「這群忘齡的長青族,生活歷練和生命故事比我還要多,我把技法傳出去,他們竟然可以變成一幅一幅好有故事的作品,裡面有很多他們的難忘回憶與感人故事,都是他們的生命色彩!」

班長盧素珠說:每次上課老師都會教新的技法,老師先畫一次給我們看,我們再把完成的作業傳給老師,老師會個別為我們講解指導。「老師非常有耐心,讓大家學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這群阿公、阿媽級的學生,重拾學習的樂趣後,不但很珍惜人生的第一次展覽,更決心「把這分愛傳下去」付出行動用愛回饋教學,化身為樂齡世代最溫柔的教育者。

他們努力克服害羞,逐漸流利說著自己畫中的故事,話語樸實,卻充滿真情。活動結束之後,長輩們決定自掏腰包捐款,為來看畫展的小朋友準備獎狀與獎品,鼓勵孩子創作。

87歲的鄭美慧阿嬤,曾因意外燒傷,身體40%重建,歷經無數手術與重建修復。雖然嘴巴無法完全閉合、手指無法伸展,但仍勇敢走進畫室,笑著說:「活在當下、學畫最快樂。」她的故事不只感動現場老師與學員,更讓許多年輕人重新思考:什麼是生命的韌性?什麼是持續學習的力量?

謝弘志曾畫過一幅作品,以北投龍鳳谷溫泉區為背景,把恩愛攜手50年卻天人永隔的夫妻故事化為畫作,畫中老夫妻一起去泡湯的背影,療癒了許多老先生失去伴侶的思慕之心。

畫齡才一年的75歲阿嬤吳梨英 ,因不捨一起學畫的先生離世,曾一度停筆。在謝老師的鼓勵下,決定重拾畫筆,阿嬤感恩地說:「現在只有畫畫能陪伴著我,人生也才有快樂!」

每一幅畫,背後都是一段人生歷程,更是一分堅持與感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