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今日關鍵字》
作 者:劉靜娟
出版社:九歌
文/王岫
最近報載,台灣正像日本一樣,邁向人口嚴重老化的趨勢,到二○二五年,六十五歲的老年人將占人口數的四分之一。
人口老化問題,亟需政府速謀對策,而對愈來愈多的銀髮族而言,如何面對老年生活,讓自己成為一個樂齡者,也是個人和社會的問題。書寫銀髮族生活,讓老年生活也能成為美學的書不少,以作家簡媜的《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及日本作家曾野綾子的《中年以後》、《晚年美學》……等最為讀者熟悉。
最近,又有兩本有關老年生活,而且偏向實踐、體會的書出版了,值得眾多銀髮族閱讀參考,從中學習到如何快樂地迎向老年生活。
社會是一間大教室
第一本是散文作家劉靜娟的《樂齡,今日關鍵字》,描寫她退休生活的散文集。一般人退休後總嘆息生活單調無聊,也似乎失去人生目標似的,但看看劉靜娟敘寫退休老年人的多采多姿:她總是出去活動,搭公車、捷運,逛公園、市場,而且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到處傾聽、觀察、思考,社會也就成為教室般的讓她增長見聞。
最重要的是,老來有悠閒時光,她抱著「學習使人年輕」的心情,報名學習書法、水墨畫、手語、晨操、速描、粉彩畫……等,享受學習樂趣,並交到許多共同學習的朋友。有些人或許想,自己財力不夠,哪來那麼多錢付學費,但別擔心,政府的社會或教育機構,設立了不少長青大學或樂齡學習課程,不是免費的,就是費用極低微,只要肯投入或走出去,你會發現,老年人才是學習的最好時光。
老,人生必然之事
另外一本則是在日本提倡「老前整理」的設計家坂岡洋子所寫的《老前生活整理,預約優雅後青春》。這本書比較強調,想要有怎樣的老年生活,當然也是要預先規畫、準備的。所謂規畫,並不單指做好遺產的分配或後事的交代等傳統老年人的觀念而已,而是著重在在老前,趁還有體力時,就考慮到老時,該有怎樣的生活,或會面臨怎樣的狀況,而預作準備的功夫。
比如說,家裡的東西,如何開始減量、簡化了;以燈具做比喻好了,年輕時,可以講究美觀、有浪漫氣息但複雜的美術燈、隱藏在天花板的裝飾燈等,但如年紀大了,要考慮到老人家爬高爬低和組裝能力都下降了,家裡的燈具裝設,就要全面改以能簡單換裝的即可。
其他能送人的不必要生活物品,紀念相片、物品的整理,也要開始規畫,讓老年時,能有簡單的生活空間。此外,浴室、無障礙生活空間、住院包……等,當然也是最重要的考慮事項。總之,這本《老前生活整理,預約優雅後青春》似乎是說,你要有像作家劉靜娟那樣的樂齡生活,那麼就該事先做好準備,才能有一顆悠閒的心,迎向美好的老年生活,而不至於擔心萬一有甚麼狀況,讓自己和子女都措手必及。
這兩本書,都適合銀髮族或面臨初老的讀者閱讀的。老,是人生必然之事,只要做好準備,便能開朗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