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全球 美國人:努力過頭了

戴定國 |2014.09.21
1245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歐巴馬不太情願當警察局長,希望美國少扮演世界警察角色。但事與願違,九一一事件十三周年前一天,他對伊斯蘭國(IS)宣戰。六年前上任時,他接手布希在阿富汗與伊拉克的戰爭殘局,宣示要把美國帶離戰場,如今卻發動戰爭,英國廣播公司指出,這是一場他非常不想發表的宣戰演說。

越戰以來,不少美國人反戰,伊拉克戰爭更耗盡美國對外干預的興趣。歐巴馬對國際事務一貫強調「不做傻事」、不參與「愚蠢的戰爭」。很多美國人說,「去他的世界問題,這幾十年來,我們在維持『美式和平』方面做得夠多了。」

但美國歷史學者羅伯特‧卡根撰文稱,歐巴馬「轉向國內」將對國際秩序造成威脅,也不符合過去七十多年美國總統的做法。十年前美國新保守派曾熱切呼籲,透過軍事力量輸出民主。如今,卡根更呼籲歐巴馬不要理會「讓美國別再承擔更大責任」的呼聲,該對國際事務採取更強硬政策。

但美國人一直存在矛盾的二元論。八月最新民調顯示,五成八民眾不贊成歐巴馬的外交政策,這是他上任以來最高的不滿意率。民眾希望撤軍,優先在國內創造就業,但又認為歐巴馬低估美國力量,想要一位能在國際發揮領導作用的總統。

紐約時報專欄作者羅傑‧科恩在〈令人糾結的美國〉文中指出,美國就像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實力完好,但過去一年地緣政治轉變,卻顯示出相反情況:美國更像西元三七六年的羅馬帝國,面臨各種兇猛敵人。尤其IS公然挑釁,把美國公民「斬首示眾」。美國人生氣了,就像九一一事件後情緒高漲,不再認為美國理應撤出,對世界的糟糕狀況置之不理。

美國《新共和》雜誌發表〈超級大國休想退休〉一文,讓白宮很不高興。歐巴馬五月在西點軍校演講時反駁,再次強調美國軍隊將減少對世界事務的干預。

美國鷹派認為,「聖戰主義者之春」(諷刺地相對於阿拉伯之春)頻頻爆發,中國的態度也愈加強硬。基於這些原因,世界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更危險。在歐巴馬統治下,美國實力的信譽逐漸降低,助長敵人氣焰,讓盟友失望。他們在評價歐巴馬時說,「我們不應該低估他『異常無知』的可能性」。

不過,「異常無知」的不僅歐巴馬而已。干預主義、推銷「美式和平」的觀念確實在衰退,部分美國人說:「如果中國和印度真的在崛起,就讓他們去承擔維護全球安全的責任吧,就像美國在一九四五年從英國那裡接過這一任務。」

這種想法多少推翻了「美國例外主義」傳統。這是亞歷西斯‧托克維里一八三一年提出之詞,指美國是世界第一個,也是獨一無二以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反專制獨裁、法律平等、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等為建國基礎的國家,人民特別富裕,國家特別穩定強盛,其他國家無可比擬。「例外主義」成為美國承擔「世界警察」角色的思想根源:推行全球霸權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干涉他國內政。

彼得‧貝納特在《國家期刊》寫的文章說,「看看年輕人就知道,美國的例外主義已不存在了。」民調顯示,約五成超過六十五歲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是世界最強大國家;而在十八歲到二十九歲的美國人中,只有兩成七持這種觀點。

「美國人的自信心在下降」,這是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戴維布魯克斯一篇文章的題目。皮尤研究中心最近調查顯示,半世紀來,表示美國應減少參與世界事務的民眾首次佔了大多數。多數人認為,美國對全球現狀的影響力正在下降。略微超過半數的人認為,美國為幫助解決全球問題所做的努力過頭了。

這有點像是孤立主義。但在被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弄得精疲力竭後,經濟低迷,薪資持續停滯,使美國人更把目光轉向國內,轉向「讓自己活得更好」,歐巴馬正是回應了這些民眾的想法。

美國人不再那麼關心「世界和平」,不再願意為外國打仗,但現在IS「欺負到頭上」來,能不給他們一點教訓嗎?但美國也得到教訓,不願單獨出兵,使IS不會單獨針對美國報復,發動另一次或多次「九一一恐怖攻擊」。

美國國務卿柯瑞忙死了。本月奔波歐洲、阿拉伯世界,籌組「聯軍」;十一日又到沙國,參加打擊IS的國際會議,希望建立廣泛聯盟,納入更多阿拉伯國家,分散風險。

歐巴馬顧及民眾厭戰心理及自己的承諾,宣稱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同樣地,英國民眾厭戰,甚至不參加空襲IS。首相卡麥隆更說,絕不參與另一個伊拉克戰爭。

歐巴馬像個勉為其難的國際警長,試圖離開中東,轉向別處(譬如重返亞太);拚命想避免插手敘利亞內戰,但最終不得不說:「我回來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