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孤標直好和松畫─說鶴(下)

文與圖/陳牧雨 |2014.06.17
2513觀看次
字級
圖/陳牧雨

文與圖/陳牧雨

中國人雖然對鶴有特殊的情感與喜好,但不管在文學或繪畫上,其實都依循著兩條完全不同的情境與內涵發展。

一般民間視鶴為吉祥物,既是長壽的象徵,又是仙人的座騎。所以遠早在春秋戰國的時期,《詩經‧小雅》就出現了「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及「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的句子。

而鶴與長壽象徵的仙桃或松樹為題材的繪畫也大量的產生;從上古的銅器裡,到一般廟宇道觀的圖像雕塑,也出現大量的仙鶴與仙人的圖樣。

然而,鶴既是吉祥物,養來當為寵物沾染瑞氣,自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了。所以早在春秋戰國的衛國國君,就以養鶴、禮遇鶴而著名,雖然最後也因養鶴而喪國,其實罪不在鶴,而在魏懿公自己平時把鶴看得比自己的將士還重要,因此自食惡果罷了!

至於中國文人,也有養鶴的習慣。蘇東坡的〈放鶴亭記〉敘述了朋友養鶴還為鶴建亭之事;而宋代詩人林和靖愛鶴,甚至視鶴如子的「梅妻鶴子」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其實,文人好鶴,不單純是吉祥的緣故,而是因鶴是高潔出世的象徵,與隱士精神密切契合的緣故。

北宋韓琦因有人送他鶴而寫了〈謝丹陽李公素學士惠鶴〉詩:「高籠攜得意何勤,玉樹慚無可待君。只愛羽毛欺白雪,不知魂夢托青雲。孤標直好和松畫,清唳偏宜帶月聞。自有三山歸去路,莫辭時暫處雞群。」這首詩揭櫫了文人對鶴的幾個觀點:

一般人只喜好鶴雪白純淨的羽毛,而忽略了鶴是有青雲之志,不甘被豢養的。

畫松和鶴,取其兩者孤標質好的特質是相同的,而非僅僅是「松鶴延年」的吉祥意義。

鶴與月都是高潔的象徵。

雖然暫時困頓而與凡雞雜處,但終有一天,會找到歸去山裡的路。也就是安慰不得志的文人,只要不是凡物,終會找到出路的意思。

大家都好鶴、養鶴,因此,畫家以鶴入畫就再也自然不過的事了!古代文人畫家裡,畫鶴最著名的莫過於唐朝薛稷。

《宣和畫譜》云:「世之畫鶴者多矣。其飛鳴飲啄之態度,宜得之為詳。然畫鶴少有精者,凡頂之淺深,氅之黧淡,喙之長短,脛之細大,膝之高下,未嘗見有一一能寫生者也。又至於別其雄雌,辨其南北,尤其所難。雖名乎號為善畫,而畫鶴以托爪傅地,亦其失也。故稷之於此,頗極其妙,宜得名於古今焉。」又云:「故言鶴必稱稷,以是得名。」

當時人把薛稷畫鶴、祕書省內落星石(疑即隕石)、賀知章草書、郎餘令畫鳳並稱為「四絕」。可見薛稷畫鶴之有名了!甚是當時的杜甫與李白,兩位詩聖與詩仙都曾作詩讚美薛稷畫鶴:

杜甫說:「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低昂各有意,磊落如長人……」

李白則說:「……舞疑傾市,聽似聞弦。倘感至精以神變,可弄影而浮煙。」形容薛稷所畫的鶴鮮活得「可弄影而浮煙」,正是讚美其不凡的繪畫功力!

不過,長期以來,中國人喜歡「松鶴延年」的意涵,因此有許多畫家把鶴畫於松樹上,甚至連大詩人白居易在他的〈池鶴八絕句‧鶴答雞〉裡也說:「爾爭伉儷泥中鬥,吾整羽儀松上棲。」

其實,這是對鶴的生態一個極大誤解,鶴由於長期生活於水邊沼澤區,鶴足無法如鷺鷥般捲曲拳足,無法抓住樹枝,所以鶴是不會站到樹上去的。

把鶴畫在地上,背景配以松樹,這樣的構圖,才合於鶴的生態,畫家應該理解這樣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