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五月五端午雜說 (下)

文與圖/陳牧雨 |2018.07.10
4944觀看次
字級
雖說端午節的許多活動,目的都在於趨吉避凶,與屈原並無直接關係,況且某些端午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後來都轉變成對屈原的紀念與崇敬。 圖/陳牧雨

文與圖/陳牧雨

雖說端午節的許多活動,目的都在於趨吉避凶,與屈原並無直接關係,況且某些端午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後來都轉變成對屈原的紀念與崇敬。

比如,划龍舟原本是紀念潮神伍子胥,現在則轉換成紀念屈原的活動,並為世人所共同認知。其實,屈原不僅僅因愛國情操及不同流合汙而流芳百世,他同時還是中國文學這棵大樹的不可撼動的根源基礎。

眾所周知,《楚辭》和《詩經》是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西漢劉向將屈原、宋玉等,以及楚地許多作品編輯成集並命名為《楚辭》,由於《楚辭》裡最重要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因此楚辭又被稱為「騷」,楚辭的文學風格,也被稱為「騷體」,其風格華美浪漫、激越奔放,內容多描寫神話或個人情志與想像,為漢賦、駢文之先河,辭賦之鼻祖。這是伍子胥所沒有的,也因為《楚辭》對後來中國文學的巨大影響,以至於後人常常拿「騷人」作為詩人之代稱。

中國另一文學的源頭是《詩經》,〈國風〉是《詩經》裡的精華,因此《詩經》也被簡稱為「風」。後來的人就以「風騷」代指詩歌。雖然由於一般人對詩人浪漫不務實際的偏見,以致將「風騷」兩字往負面曲解,然而,這跟「風流」這個名詞一樣,其實在早期是正面且具有誇獎意味的詞語。

唐代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清代趙翼《論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或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都是例證。

包粽吃粽,是端午節除了划龍舟之外,家家戶戶都參與的最重要的活動。粽,或作糉,又稱粽子,傳統以米為主的食品,並用葉子包裹於其外。

《說文解字》中,糉字的解釋為「蘆葉裹米也」。而「糉」字右半邊「㚇」是聲符。後世則改變聲符,多寫作「粽」。《本草綱目》載:「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之形,故曰糉」。另外,由於粽葉的折疊,因而粽子的外型都具有銳角,因此在古代也被稱為「角黍」。

雖然,現代粽子都以葉子包米及餡料煮成,然而古代也有以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之為「筒粽」。只是現在已經少見了!

粽葉的種類繁多,各地會因取材易否而定,但重要的是粽葉必須具有特殊的香味,不同的粽葉香味會形成粽子不同的風味。

以台灣粽為例,台灣粽葉取材常見的有麻竹葉、桂竹葉、月桃葉、野薑花葉等。台灣粽葉雖以竹葉為大宗,但在不產麻竹或桂竹的地方,則會以月桃葉或野薑花葉代替。

其中月桃花又稱虎子花,是台灣低海拔山野常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台灣平地取得容易,且其花葉都有撲鼻的濃濃香味,加上端午正是月桃花盛開的季節,因此月桃花便成為台灣端午節一種特殊的風景。

清朝福建建寧縣人朱仕玠,於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調任鳳山縣教諭。在台灣待了不少日子,寫了許多與台灣有關的詩篇,其中《瀛涯漁唱》詩集裡有一首提到了台灣端午節:「角黍懸蒲俗共誇,漫驚踪跡滯天涯。海東五日標新樣,兒髻環簪虎子花。」

「角黍懸蒲」是指包粽子和懸掛菖蒲,是中國普遍的端午習俗。可是,台灣有新花樣,端午時節,孩童的髮髻上插滿月桃花。詩人真是觀察入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