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東部第二大城頓涅茨克,親俄抗議者占據政府大樓,訴求獨立、入俄。當地政要敦促放棄行動,交出武器,認為「這些人會給大多數人帶來威脅。」基本上,烏克蘭東部政客仍反對加入俄羅斯。他們雖然同情抗議者的訴求,尤其新政府是由說烏克蘭語的西部人主導,但拒絕支持公投。頓涅茨克的地區黨領導人萊夫申科把「占領行動」稱為魯莽之舉。
在先前長達三個月、推翻亞努科維奇的運動中,親歐示威者在基輔占領政府建築。頓涅茨克的占領有以牙還牙意味,但萊夫申科說,他們「已成為基輔事件的道德人質」。
自占領華爾街運動以來,占領成為一種有利手段,尤其泰國、烏克蘭占領政府機構,給當局相當大威脅。但頓涅茨克占領行動的支持者,除了為數不多的狂熱親俄人士,主要是烏克蘭糟糕經濟的受害者。以此訴求入俄,欠缺道德正當性。
俄羅斯民眾未必歡迎吞併大片烏克蘭領土,這樣烏克蘭西部可能更加親歐,變成西方可靠的反俄盟友。莫斯科一直在為這種可能性造勢,它發布報告稱,納粹主義正從烏克蘭的歷史垃圾堆裡爬出來,而且做好與北約聯手的準備。
莫斯科希望基輔採用聯邦制,「聯邦制將保證烏克蘭不會反俄羅斯,」烏克蘭面臨的不是簡單的東西之爭,現實是俄羅斯實力如此強大,長期戰略是阻止烏克蘭逃離俄國經濟軍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