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蓮用服裝改變命運 整理報導/編輯杜晴惠 |2014.01.19 語音朗讀 221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歲末年終,陸媒新華社回顧過去三十五年中國大陸改革歲月中各領域的風雲人物,從他們的奮鬥傳奇裡,重尋這些改革英雄的精神財富,以作為下一代經營者或年輕人處事的原則。圖/新華社 ▲ 全家福,右起為公公、弟妹、弟弟、丈夫石祥麟、小兒子石冬冬、李桂蓮、侄兒。 ▲ 李桂蓮陪外國客戶參觀大楊創世的旗艦店。 大陸服飾企業龍頭負責人李桂蓮說,即使日本市場上每五件西服就有一件是大楊製造,但經過一九九五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導致企業停轉三個月的教訓,她還是下定決心做自有品牌。李桂蓮說,一套西服別人賣四、五千元,大楊只能賺五、六元,她的心裡不是滋味:「像咱們在養牛,他們在喝奶。」 歲末年終,陸媒新華社回顧過去三十五年中國大陸改革歲月中各領域的風雲人物,從他們的奮鬥傳奇裡,重尋這些改革英雄的精神財富,以作為下一代經營者或年輕人處事的原則。 在這些風雲人物中,自創服裝品牌的李桂蓮,從小只讀過四年書,但她「不服輸」的個性特質卻成就了能揚名國際的品牌,讓「股神」巴菲特毫不避諱對外表示,自己只穿李桂蓮創立的「大楊創世」西服。 報導中說,今年六十七歲的李桂蓮創業的理由,其實是為了解決農民的穿衣問題,她說:「冬天,父親在田裡幹活,一層單褲上纏著草繩保暖。」那時她的故鄉遼寧普蘭店市楊樹房鎮非常貧窮,擔任生產大隊支書的李桂蓮於是帶領十二個同村姐妹,湊了三萬元創辦服裝廠,還向全村招考八十五名女工,結果三天來了六百多人報考。就這樣,以六十五台縫紉機起家的楊樹房服裝廠,開始只能接國營大廠看不上的小訂單。但誰也沒想到,當大廠一個個倒下,這家小廠卻成為中國服裝界舉足輕重的大集團。 下定決心作品牌 行事低調,咸少接受媒體專訪的李桂蓮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從創業的第一天起,她就對品質非常要求,常說「質量就是生命」,而這或許就是她做服裝代工能夠成功的原因。 回想創業初期,她一心改變農民粗糙大意的作風,像是裁縫過程中,她就規定絕對不能在服裝上殘留一截斷針,因為這可能會為客戶帶來傷害,於是,她規定工人領新針,必須拿斷針去換,這個管理方法讓大楊的服飾三十多年來,無一返修,無一索賠。 然而,只做代工也有風險,即使大楊接單接到日本市場上每五件西服就有一件是大楊製造,但是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結果,仍禁不起考驗,一九九五年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大楊預訂的材料全沉入海裡,導致企業停轉三個月,經過教訓,她下決心做自有品牌。李桂蓮對記者說,一套西服別人賣四、五千元,大楊只能賺五、六元,她的心裡不是滋味:「像咱們在養牛,他們在喝奶。」 她用百萬元年薪挖來世界知名品牌「雅曼尼」(A r m a n i)的首席設計師,藉此學習不同於中國傳統工藝的理念,李桂蓮說,國際設計師設計的西服中有一個細節:繃胸襯要留出四點五公分,穿起來才更有立體感。但剛開始大楊的工人不理解,等設計師一走,就照老辦法做,這讓李桂蓮火冒三丈:「為什麼不按要求做?」她說:「這四點五公分,就是粗放與精細的距離,就是蠻幹與科學的距離,就是加工與藝術的距離。打造品牌,就得從這樣的細節做起。」 台灣設計是正途 事實上,台灣早年的經濟奇蹟靠的也是代工,當新華社記者問李桂蓮對於品牌與代工的抉擇時,她說:「兩岸心裡其實都清楚:代工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國家取代。」她認為,台灣賺加工錢的時代早已到了尾聲,產業要繼續走下去,除了轉型、自創品牌,沒有第二條路。 「台灣的自有品牌,算來算去,沒多少叫得出名號的。南韓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快速復甦並崛起,三星集團、現代汽車等都已成為世界大廠,令歐美不敢忽視,台灣不敢不趕緊跟上。」她說,自創品牌唯有掌握關鍵技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像是裕隆汽車做代工的技術成熟了,自創L u x g e n汽車品牌,已逐漸打開國內外市場。一輛汽車的零件成千上萬個,車廠不可能全包;台灣的電子業發達,生產許多汽車所需零件,形成上下游的生產鏈、供應鏈,這是台灣的優勢。 無論如何,若台灣想要經濟出頭天,走向「台灣設計」才是正途。「畢竟代工賺的是蠅頭小利,難成大器,若有一天,『台灣設計』的產品由『美國製造』,那才是真正的台灣『經濟奇蹟』。」一海之隔的李桂蓮對於台灣的產業坦率地提出看法。 穿不出效果賣衣人的錯 手工量身訂製 如此用心為客戶著想,二○○九年果然贏得「股神」巴菲特的青睞,創業三十周年,她請這位大客戶現身說法,巴菲特在視頻中開玩笑地說,他大可以和蓋茲合作生意,但「已經很久沒有人稱讚我的長相,不過自從我穿李女士的西裝後,就不斷聽到讚美。所以,也許我可以和比爾(蓋茲)開家服飾店,如果我們賣大連大楊的西裝,說不定還會因此致富呢!誰曉得?」這段三分鐘視訊,讓大楊創世的股票在十個交易日內六次漲停,股價累計上漲超過百分之七十,也打開大楊的國際知名度。 新聞一出,有人懷疑是為投資而炒作,事實上,李桂蓮與巴菲特的相識非常偶然。二○○七年,巴菲特到大連參加活動,大楊為他量身訂製了兩套西服。從此,「股神」每年邀請李桂蓮參加自己的私人聚會。他曾對李桂蓮說:「將來我續寫傳記時,要把妳寫進去。我要讓美國的年輕人知道妳創業的艱難和妳的毅力。」 陸媒報導,為了服務這些名人客戶,大楊集團旗下大連洋爾特服裝公司有一條專門的生產線,每年為高端客戶生產西服,每套約人民幣三至六萬元。大部分人每年只能消費三五套,即使股神大客戶一年也就十套到十五套,但生產線依然獲利豐厚,這些西服都是手工縫製,細節到每顆釦子都精心製作,西服上也都繡著客戶的英文名字。 陪笑臉眼淚往心裡吞 曾有一名大楊元老問李桂蓮成功之後最想說的話是什麼?李桂蓮回答:「我就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為了創業,每天陪笑臉、握拳頭,眼淚往心裡吞。另一位大楊員工則說,中國大陸從改革開放初期成長起來的那一代企業家,很多都是有理想的,不僅盯著賺錢,還想改變世界,李桂蓮也不例外,「中國服裝工業,還沒有一個在世界上叫得響的高端品牌。我多少年都憋一口氣,希望能在服裝領域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小檔案 李桂蓮,1946年3月27日出生,現任大連市普蘭店楊樹房鎮鎮長、大楊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1979年,她三十三歲,為了讓農民個個能有褲子穿,李桂蓮帶領十二個同村姐妹湊了三萬元創辦服裝廠,1993年成立大楊企業集團,1995年創立自有品牌「創世」,1998年集團產值達人民幣八點零一億元,利潤達五千六百一十萬美元,由於公司業績蒸蒸日上,讓公司所在的偏僻山村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男裝加工集團發源地,而她個人總資產也累積達人民幣六億元,在大陸女首富中排名第五。 大楊創世品牌曾因2009年「股神」巴菲特大力讚揚而聞名於國際,巴菲特說:「我現在有九套創世的西裝,我扔掉了以前所有的西裝。我的合夥人和律師都穿創世西裝,現在比爾.蓋茨(微軟創辦人)也穿創世的西服。」 前一篇文章 孔雀公主 楊麗萍 下一篇文章 房地產行銷高手潘石屹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2016兩岸10大亮點人物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屠呦呦 青蒿素是中醫給人類的禮物暴風科技CEO 馮鑫不做土豪生活極簡 積極找尋網路牛人兩岸咖啡董事長楊進發 從製造轉進餐飲之路巨人網絡創辦人 史玉柱 創業起頭 凡事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