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書法】宋太宗與《淳化閣帖》(下)

文/陳俊光 |2013.10.24
1903觀看次
字級
圖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字,被宋太宗趙炅集錄於《淳化閣帖》中。帝王與帝王之間氣息總是相通的,有代代相承的情感滲於其內。

下圖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字,被宋太宗趙炅集錄於《淳化閣帖》中。帝王與帝王之間氣息總是相通的,有代代相承的情感滲於其內。

而帝王對王羲之的字總是推崇的,自梁武帝開始,盛讚王字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唐太宗更傾力蒐集並推廣,其後各帝均以王字為學習對象,到了宋太宗亦是承襲前代遺風,制令編著《淳化閣帖》,不僅收錄王羲之名帖,亦有帝王書跡、大臣翰墨及名家法書,共計書家一百零三人,作品約四百二十篇。宋以前的書法名跡之得以保存,其功勞不可謂不大。

但唯一的憾事,《淳化閣帖》的名臣書法中,未將顏真卿書法收錄其中,這是書法史上千古疑案。近年來關心此事的楊心嶺,寫了一篇文章〈《淳化閣帖》何以排斥顏真卿?〉列舉出三點原因:

一是趙顏家仇根深,宋太祖趙匡胤之高祖趙眺,在唐代天寶年間是安祿山旗下大將,可說是唐朝最大的叛軍,顏真卿鎮守太原時大敗叛軍,斬首萬餘,趙眺家族傷亡慘重,故趙氏與顏氏結下世仇;二是政治隱患,顏真卿是唐代著名忠臣,其書與其人具有重要的政治影響,此是宋趙的政治隱患;三是創新與復古之爭,宋太宗步唐太宗之途,罷黜百家獨尊右軍,因而排斥顏真卿創新的書法風格。

無論《淳化閣帖》未收錄顏真卿書法,是宋太宗趙炅有意或無意的決定,終歸是書法史上的一大憾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