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馬崗漁村領略海女文化

文/潘憲榮 |2025.08.04
34觀看次
字級
海女在潮間帶採集石花菜的身影。圖/潘憲榮
阿婆清洗石花菜。圖/潘憲榮
石花菜做日光浴。圖/潘憲榮

文/潘憲榮

新北市貢寮區的馬崗,是台灣最東邊的小漁村,至今仍保留傳統漁村風貌,石頭古厝與濱海植物交織,寧靜聚落宛如一處隔離塵世的祕境。而小漁村最受矚目的,就是在台灣北海岸與東北角極具代表性「海女文化」。

文獻指出:「海女」的用語,源自日本對從事潛水採集海產女性之稱呼;而在台灣,則與採集石花菜密切連結。早年在漁村,男性出海捕魚,女性為分擔家計,於潮間帶採集石花菜貼補家用,因而通稱為「海女」。海女文化,展現出台灣女性刻苦耐勞與樂天知命的精神。

馬崗為台灣石花菜的重要產地,因富含藻膠,熬煮成石花凍後成為消暑聖品,獲得眾人喜愛。不論是清領或日據時期,皆有輝煌的出口紀錄。馬崗聚落有一座「吉和宮」,奉祀觀音菩薩和天上聖母,為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廟埕前常可看到洗、晒石花菜的場景,讓人感受到真切的海女文化。

和正在處理石花菜的阿婆閒談,得知阿婆是在地人,十來歲就隨著家人在潮間帶採集石花菜,至今已有五十幾年的經驗。然而,採集石花菜相當辛苦,因在溼滑的工作環境,也練就了她們敏捷的身手。

阿婆臉上散發著自信與堅毅的神情,告訴我:石花菜採回來,先要清洗乾淨後再曝晒,從紫紅色一直晒到金黃色,整個時程大約要七到十天。石花菜燒煮後做成的石花凍,是夏天最養生、可口的天然食物。

海女阿婆不但友善地為我介紹如何採集、製作石花菜,還帶著我去參觀置物間。裡面除了擺放一包包石花菜成品之外,也有簡易的自製工具,如網簍、水鏡、防滑鞋、頭套等,還一一為我介紹使用要領。

阿婆年齡雖大,但身體依舊硬朗、耳聰目明,也許,這就是擁抱大自然的回饋。她指著潮間帶,告訴我哪一個區域、哪一個季節石花菜的產量最多,腦海中彷彿有一張清晰的藏寶圖。

隨著時代的改變,從事這種工作的海女已寥寥無幾,阿婆可能是馬崗地區僅存的少數海女,其執著令人讚佩。她說,早年人數多時,她們常成群結隊前往採集,相互關照;現在多數海女已年老體衰且後繼無人,只能跑單幫自力更生,讓人不勝唏噓。

試喝了一杯阿婆自煮的石花凍,味道真不錯!如今,各種品牌的汽水、冷飲、手搖杯充斥市場,然而從環保與健康的角度來看,都難以與海女用辛勞換取的天然石花凍相比。珍惜海洋天然資源,不但能帶來宜人景色,亦能帶來豐美食物。

來到馬崗觀賞漁村風情,領略在地海女文化,內心充滿懷舊與感恩的情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